阅读历史 |

第121章 说谁朝秦暮楚呢?(1 / 2)

加入书签

顾府问晴轩内。

拂冬捧了碟子刚制好的姜枣进到屋里,对正倚在榻上低头看书的姜雪抱怨道:“这东西可真是难做,奴婢炒了三锅,就凑出来这点儿,剩下的不是烧糊了就是不成形。”

姜雪放下手中的书,笑道:“本就是个费时费力的,何必非去做这一碟子。”

拂冬献宝似的将东西端到姜雪身旁的小几上,道:“奴婢已经费力了,殿下可得尝尝呢,看看奴婢的手艺比之皇后娘娘宫里的小厨房如何?”

姜雪看着她,无奈地笑笑,伸手拈起一颗咬了一口。

拂冬满眼期待地看着她,姜雪微伸了伸舌头,道:“辣。”

拂冬懊恼道:“奴婢瞧着厨房新买的小黄姜嫩得出水,还以为定是不够辣,便多多放了好些——”

姜雪笑着打断道:“好啦,难为你还特意去帮我制这东西,辣些也无妨,留着明日白天当零嘴儿,也能开开胃。”

拂冬这才喜笑颜开道:“那奴婢先放起来,给殿下明日配着茶水吃。”

姜雪点点头,往门外望去,问道:“徐翀回来了吗?”

话音刚落,就见门外出现晓春的身影。

晓春声音传来,道:“殿下,徐侍卫回来了。”

姜雪朝拂冬点点头,拂冬会意,将手里的碟子放好后便走到门边,道:“徐侍卫,请进来吧,殿下在等你。”

徐翀低头进到里屋,对姜雪抱拳行了一礼,道:“殿下,东西已经交出去了。”

“济言怎么说?”姜雪蹙起眉头,道:“他连同簪子也收下了?”

济言能帮景晔做这个主?

徐翀低着头回道:“是,都收下了。不过不是那万宝楼的楼主收的,是瑞崇王。”

姜雪惊诧地愣在当场,怔怔道:“是景晔做主收回的?他也在万宝楼?”

徐翀点点头道:“他让臣转告殿下,说——一切如您所愿。”

姜雪神情凝重地挥了挥手,示意他先退下。

景晔把簪子也收回去是什么意思——难道,她拿捏错了?

如她所愿——簪子还回去二人便两不相欠,别提什么合作了,除了景晔借去河东的四个影卫以外,二人便再没别的什么交集了。

她原本要逼着他来见见,看这样子,想来是把斑斑叫过来也没有用了。

景晔这是抽的什么风?

姜雪仔细回想了一下早晨在他马车上时二人说的话,并未回味出什么不对呀。

难道是因为他当时劝她别盘算太多,让她静待和离就成的时候——她说她并不想和离?

景晔寻她合作,除了因为事关冀国,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事成后她能和离。

所以,难道景晔是觉得她和离的目的并不坚定,担心二人的利益不同后,合作会有风险?

姜雪晃了晃脑袋,有些懊悔叫徐翀将簪子拿回去的举动。

一旁的拂冬见她面色不佳,忙上前道:“夜也深了,殿下别再看书了,仔细晃花了眼睛。奴婢服侍殿下就寝吧。”

姜雪点点头,道:“好。”

看来只能明日想法子去向景晔认个不是了。

否则崇焕之事,河东之事只怕都要出岔子。

姜雪躺在拂冬铺好的被褥之中,不知是不是今日颠簸赶路累着了,没一会儿就沉沉睡去。

睡到半夜,她突然觉得口渴难耐,原本想要唤人倒水,想了想,又不想搅了拂冬晓春的美梦,还是自己掀开被子坐起来,打算走到桌前喝水。

姜雪撑着身子坐起来,正欲低头穿鞋,却一时瞟到屋子中间坐着个人,立时悚然地往后缩了缩。

“来人——”姜雪此话还未喊出口,只见那人起身朝她走过来,清冷月光照进屋子映出那张闪着冷光的银制面具。

她瞬间闭了嘴。

姜雪扯过锦被遮盖住自己只着寝衣的身体,仰起头来堆出一个温和的笑。

“王爷深夜造访,所为何事?”

景晔将银簪丢到姜雪身旁,冷冷开口道:“早知长乐公主原是如此朝秦暮楚之人,孤定不会浪费时间在你身上。”

姜雪原本还在熟睡初醒的懵然状态中,听到“朝秦暮楚”四个字,瞬间清醒过来。

她一脸莫名其妙地看着景晔,道:“什么朝秦暮楚?”

景晔冷冷道:“难道不是吗?”

“长乐公主此前同孤结盟,说得仿佛与顾驸马有不共戴天之仇,如今呢?”他斜睨一眼缩在锦被中的姜雪,道:“如今公主不思和离之事,甚至都考虑起以后你二人的孩子了。”

“公主眼下既然对自己孩子他爹已经有了考量,叫孤如何放心同你合作?”

姜雪脑袋一片空白,什么孩子?什么孩子他爹?

她突然想到白天时,她在马车中同景晔说过的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