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三章 盐税(1 / 2)

加入书签

大皇子得到传信后,心中那股怒气终于得到一丝缓解。

“你们可留下什么把柄没有?”大皇子缓声问道。

此时大皇子的寝殿里没有一人敢说话,那几个刺杀之人也只是穷困潦倒之人,实在没了办法,才出此下策,刺杀五皇子,找大皇子领功。

“没有留下什么,也没人看见我们的脸。”一个人怯怯地开口道,他们在赌。

“那你们到还有点本事,谁人不知五皇子武艺高强,脾气暴戾,你们能活着当真有本事。”

语罢,他冷冷一笑,赏了那几个动手的刺客一笔银两,看着他们满意的离开。

“来人,那几人无非是玩命之徒,找个机会全部杀掉。”

但大皇子并非真的愚蠢,他心知这些人不能留,等他们走后,他立刻吩咐心腹手下找个机会将这些人除掉,以绝后患。

这些人说白了就是为了钱什么都能干的死士,但他们不同于死士的是,他们不会忠诚于某一方,而是谁给的钱多跟谁走。

而于大皇子而言,这样的人若不能全心全意效忠自己,那落到谁手里,自己都将难以对付,既然如此,那还不如直接处理干净。

并且最近有许多大事,大皇子可没心情陪他们玩。

朝堂上,关于盐税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一些大臣主张彻查盐税,认为这是关乎国家财政的大事;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是一笔烂账,根本查不清楚,浪费时间和精力。

“若是不查,拿国家的财政至始至终都是一笔烂账,这样如何得到民心。”

“那敢问,近日我们并没有增加盐税,只是要查一笔账,如何会失去民心。”

朝堂之上的两种声音各占一半,如同一场激烈的辩论。原本只是朝堂之内的事,如今整个京城也传的沸沸扬扬了。

皇上被此事搅得头疼不已,这时,边关传来消息,说最近摩擦不断,需要皇子们出去历练一番。

“皇上,这次派哪位皇子去边关可有说法?”

皇上下朝之后直奔皇后寝宫,皇后也听闻了最近朝堂上的一些事,她手指给皇上按摩着,却在找机会打探消息。

“还没确定,子文也到年纪了,能去边关历练是好事。但怀玉也该有个机会,他比子文要大几岁,却还没有什么成绩。”

怀玉也就是如今的大皇子,只是大皇子是妃子所生,受宠程度也自然不如宋珏。虽说明眼人都知道如今的宋珏算是稳坐太子之位了,但皇家的事在没拍板之前,谁又能说得清。

皇后心中却不这么想,宋珏年纪不小了,婚姻大事也还未定下来,那大皇子怎么说也有个定过亲的皇妃,而宋珏这边连个消息都没有。更何况边境苦寒,若是守下来,必是大功,可若失掉一点,那便是会遭到全国人的唾骂,简直就是把宋珏放在火上烤。

可最后皇上还是下旨让宋珏去边关宽慰战士,让原本在调查盐税一事的宋珏暂停掉了手中之事。

宋珏没有觉得有何不妥,便找到了苏苒,想和她道别。

“宋珏,你若愿意信我,我倒有个想法。”

苏苒得知这个消息后,想了一下还是决定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宋珏。

“你可知道,这两件事分别对应的是什么。”

“苒苒直说便是。”

“边关宽慰战士,得到的是战士的心,可守边关却不易,时间也不会太短。而盐税一事,关乎到每一个人,查清此事,便可得民心。”

宋珏没有接话,他只是在思考。若是他不去边关,那便是大皇子去,对于储君之位最重要的是民心还有这些边关将士们的心,若是寒了这些将士的心,只怕会给日后埋下隐患。

“安天下需先安民,”苏苒认真地对宋珏说道,“盐税之事关乎民生,若能查明真相,既可安抚百姓,又可为国家财政出一份力。”

苏苒看出来宋珏的犹豫,可她依旧坚持自己的想法,边关战士那边的事并非一朝一夕,宋珏处理完盐税一事再前往边关也不过就是一个月后的事,并非不能耽误。

况且苏苒因为苏正的原因是比较了解将士的,虽说宋珏去边关肯定能拉拢这群将士,但其实说到底,这群将士在外拼死拼活,为的都是家里人。

就比如说当今皇后,也就是宋珏的舅舅,是个大将军。他是皇后在深宫中的底气。只要皇上对皇后好,大将军就愿意在战场上拼命;若是皇后过得不幸福,郁郁而终,那大将军拼死拼活都没了意义。

若是宋珏能得民心,这群将士也会拥护他爱戴他的。宋珏目前想不明白这个道理,但经历了上一世的苏苒却知道。

“若是盐税一事不能彻查,待你从边关回来,这就是一笔烂账,到时要消耗更多的人力去做这件事,怎么想来都不妥。”

宋珏听后深以为然,他认同苏苒的观点,于是主动找到皇上,请求在去边关之前彻查盐税之事。

“父皇,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