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七章 枕边人(1 / 2)

加入书签

“皇后,你与朕同床共枕这么多年,朕岂会不懂你的心。你放心,老五是你唯一的亲生儿子,你疼爱他,可也别忘了,他也是朕的儿子。朕对他的疼爱和用心程度也不会少。此事也并突发奇想,自从老五身体好转,却频发事故后,朕就在考虑如何权衡左右。如今不能再拖下去了,朕一日不立太子,老五一日不得安宁!”

此话,皇后听出意思。老五已然退出太子之位的人选。于是试探性的问道:“皇上已经有了决断?”

“既然他那么想得到那个位置。也自觉地占到了那个位置的后面,不惜血洗双手也要争。那就不妨将那个位置给他。看看他是否能够胜任!有野心去占位,也应有能力胜任,否则德不配位的下场,可不好过啊!”

皇后颔首,既然他们的皇子做不到兄友弟恭,那就让大家都站出来,有胆量都都出来溜一溜,看看各家的本事吧!

“朕的臣子们,也是时候该理一理,顺一顺了!”皇帝下定决心,既然场面已经到了不可控的地步,那就是时候給能力不足,野心不小的人上一课了。

“要变天了,皇上要注意不要淋湿了身子才好。”

“下雨了,朕与皇后要携手共进,才能安全渡过河啊!”

很快,三日后,正式立皇储,立大皇子为皇太子,日后继承大统。

终于,大皇子的一派人马消停了下来。很快,皇帝派去边关寻找五皇子的人也送回了五皇子暂时安全的消息。五皇子深受重伤,但好在也过了性命之危。重伤不易挪动,由皇帝派去的高手守护在旁。皇后也放心了许多。

很快,苏苒也因加害龙嗣证据不足被大理寺放出。此次出狱,由皇帝身边的大太监总管及大理寺卿白叶亲自送回苏家府邸。

第二日太监总管带来皇帝的圣旨,鉴于苏家大姑娘先不惜性命搭救宫中贵人有恩,后又再次救皇肆于危难之中,深受皇后和皇太后的喜爱,特封为县主,享年俸为银50两,禄米100石,另有职田五百亩,受正二品一下官员的礼拜。

此圣旨颁布,震惊整个京城。

苏苒虽为侯爷之女,因着母亲娘家从商,从出身至此,地位一直不高。明面上是侯爵嫡出,却也在背地里被人嘲笑商户出身,不懂礼数,不通诗词歌赋,也正因如此,上门求娶苏苒的高门贵族并不多。从而给了那浪荡子可趁之机。

劳师动众的将苏苒关入大理寺大牢,现下又劳师动众恨不能敲锣打鼓,由皇帝亲自接出狱。此番操作,倒是意味深长,让人看不懂,捉摸不透了。

皇帝到底是何意呢?明明梁贵人小产,龙嗣被害。皇帝颁布的圣旨却说苏苒于搭救皇肆有功。

如今已经立了大皇子为皇太子,五皇子远在边关,身受重伤,是死是活都不定数。可见已然彻底失去皇帝的宠爱。而苏家大小姐与太子并无交集,为何突然受封。实在令人难以琢磨。

自从苏苒半夜被抓入大理寺大牢后,苏母担忧不已,天天到宫门口递拜帖,求见皇后和皇太后。却总是被婉拒。直到皇后跟前的奶娘麽麽亲自来宫门口接见说话,听她一席话后,这才稍稍安心一些。

麽麽说话自然不可能那么白。拐着弯的说了一些有的没的。苏母商户女出身,自然听不太懂。但是她明白,皇后若不愿见,随意打发个小宫女小太监来答复即可。眼下既然派来了身边顶用的老麽麽,自然有重要的话转达。

于是她结束话语后,快速回到家中,将麽麽的话一字不落的说与侯爷听。侯爷听罢,思虑许久,也才反应过来,劝慰自己夫人耐心等待,大姑娘不会有碍。

果然,七日后,苏家大姑娘苏苒全需全尾的从大理寺放出。不仅没有任何的伤痕,且隔日便受如此大的封赏。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苏府苏大侯爷虽是侯爵出身,但也因自己一直喜爱经商,对经商之事颇有用心,没有将心思放在官道之上。所以也只有个侯爵的虚名,没有官职没有实权,所以算的上是侯爵里最落寞的门庭。

苏侯却不这么认为。所谓手上有余粮,心中不慌忙。

他从前是庶出,本没有资格继承爵位,家中主母也从不允许庶出有才干,明里暗里的阻碍家中一切庶出子女出人头地。

因着苏侯小时候受过主母的苛待,生活艰苦,从小便对银钱的向往比权势来的更重。于是在他成年之后便开始经商。这正得主母的欣喜。士农工商,世人眼中,商人便是最低等的身份。虽然大家暗地里都羡慕苏侯家锦衣玉食,却也嫉妒的认为无权无势就代表没有地位。

也因此苏家除了侯爷之外的小辈从未得过名义上真正的官职类的封赏。眼下苏家大小姐突然被封为了县主,那可是正二品官职呀。京城里的侯爵世家不少,可这一派侯爵之中,家中子女被封为县主的却屈指可数。苏侯自然高兴。

高兴归高兴,一看到自己从小捧在手心疼爱的宝贝嫡长女如此消瘦,心疼的老泪纵横。不停的质疑,宝贝女儿是否受了磋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