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十八章 众望(1 / 2)

加入书签

大皇子自从被封为太子以来,表面上,好像势力得以最大的发展,好似在皇权争夺之中成为了最大的获利者,可事实上并非如此。

原本三足鼎立的局面,由于其中一方的势力突然被抬高,导致局势开始悄悄发生变化,在海底下的浪潮暗涌,很快便会吞噬表面的宁静。

大皇子获得了太子的位置,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上,那么另外两股势力就会立马找机会对之打压。

这不,皇帝将三皇子派去西北边关这一操作,就相当于把原本属于大皇子一派势力的聚集之地或者说是支援的后方,交给了三皇子。

大皇子得知后在东宫急的团团转,立马叫来了自己这一派的儿呢,以及足智多谋的门生来为自己出谋划策。

这几年,西北那一片都是大皇子在管辖,怎么突然就换成三皇子带军队去守边关,太子无法理解。

皇帝早朝时如是宣布旨意,在朝的所有官员各怀心思,今日早朝的这个举措代表了什么意思呢!

下朝后,太子被皇帝宣召在勤政殿接见。

太子行礼后试探性问:“过去五年,儿臣一直领命驻守西关,如今虽然回京,但儿臣的将帅们领兵值守边关,各个都英勇善战,父皇劳师动众的派老三率军前往,可是因为西关近期将有战事?”

皇帝摇头,说道:“太子啊,朕对你可是授予众望的。过去把你打发到最困苦的西关,是为了历练你,如今朕觉得历练的不错,不能总将朕的爱子丢在边关吧。如今,朕认为你经过了历练,越发堪以重任,自然要把你调回京。”

“谢父皇对儿臣信任,儿臣以为,边关留有的将领各个衷心,儿臣即便不亲自镇守,他们也会继续受命坚守,没有必要把一直金尊玉贵生活的老三拉过去吃苦了,儿臣是心疼老三这个兄弟。”太子解释。

“你们兄友弟恭,父皇看了深感欣慰。”皇帝说此话极为讽刺。

自几个皇子成年以来,各大势力的形成,皇帝早已知晓。

“太子,你是朕的长子!自你出生以来,朕便对你赋予重望!”皇帝笑道:“你如今已是太子,身边不能无人可用!朕的其他儿子再金尊玉贵,将来都是要辅佐你为你所用的,该放出去历练历练了。”

皇帝一番话,让太子安心不少。

作为太子,眼界自然要更宽广才是,哪能事事亲为,他认为,现在父皇将他圈在身边,是为了认真的教他治国之才。

现在是教他如何任人善用,之后便是如何规划国土,最后便到如何治理江山。

可他哪里知道,真正有能力继承大统之人,孩童时期就应该拥有点江山挥斥方遒的能力,哪需要这样一步步亲自教导。

太子是有些小才能,但也眼界、格局以及胸怀都不能构成上位者思维,所以一直以来,他都不在皇帝考虑继承者的人选中。

就这样寥寥几句,太子远在西北的人马就被三皇子一派替代,返回京城,后期重要收留被控制住,从此太子逐渐被架空,势力全无,当然,这已经是后来发生的事情了。

上一世便是大皇子与三皇子争夺帝位最为激烈,后来大皇子登基称帝,三皇子败下阵,被太子手下一名将军当众斩杀。

太子为向世人展现自己对手足的怜惜之情,痛心将此将军处死,实则偷梁换柱将人换出,派往边关镇守,后期改名换姓战胜敌国归来后,成为大将军王。

七皇子因站队三皇子一派,被大皇子终身囚禁在皇子府,最终郁郁不得善终。

这一世,又是三皇子接手他的兵权,想必将来争夺皇位强而有力的候选人之一便是三皇子了。

宋玉人在家中坐,各方消息却都清楚明了,如今太子西北兵权已经被夺,三皇子的势力渐渐崛起,不容小觑,无论他将来想要以什么身份处世,都应该有所行动。

太子一心享受着来自父皇的褒奖,做着稳坐皇位的春秋大梦,各个方面都放松了警惕,开始奢靡享受起来,过去五年的苦守边关让他在放松之后彻底的享受金钱带来的奢靡,日日在太子府迎来送往的接待门仕,整天把酒言欢,醉生梦死。

裴恒这边,在宋玉的安排下,与宁王长庶女宁清音来了一场相看。

裴恒自诩清高,故作傲骨冷厉的模样,果然入了宁清音慧眼。

很快裴恒也发现了宁清音这个人的存在,无论其势力还是身份,都是能成为他裴家当家主母的最优人选,若是再能入了宁王的眼,将来他的官运将一路亨通,飞黄腾达。

这一日,宁王小女儿出嫁,举办喜宴,邀请了京城大部分达官贵族,裴恒虽官职五品,本不在应邀名单之列,但因是太子门下的红人,也得了半分颜面收到邀请函。

苏苒自接手沈家产业后,便代表沈家出席各大场所,沈家也在邀请之中,又因宁王妃很喜欢苏苒,希望府中子女都能像苏苒一样做个温婉大气的女子,所以给苏苒的那一份邀贴,是宁王妃身边的大丫鬟亲自送到她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