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68章 清查田亩(1 / 2)

加入书签

如今桓氏大败,皇帝想要借着这个机会把这件事捋顺,也是人之常情。

想到这儿,朱县令心中大定,于是说道:“下官一定配合完成此事。”

看到朱县令脸上诚挚的神色,温玄闻言笑着:“有了朱县令的支持,想必此事一定可以办成。”

听到这儿,朱县令苦笑着说道:“大人,您可真是太看得起下官了,下官也只能在其中斡旋一番,请恕下官直言,这件事阻力不小。”

听到朱县令这么说,温玄倒是有些诧异。

非常诧异朱县令居然能够说出这番话来。

作为当地豪强,朝廷干这件事,无疑会触犯他们的利益。

可是朱县令现在说的这番肺腑之言,似乎都在为朝廷着想。

于是温玄回道:“多谢朱县令提醒,只是此事关系朝廷,关乎社稷,哪怕是再难,玄也要力推下去,”

听到温玄这么说,朱县令笑道:“大人恐怕心里想的是下官为何会真心支持此事,而不是阳奉阴违吧?”

听到这话,温玄倒也没有客气直接回道:“玄倒是做好了朱县令阳奉阴违的准备。”

朱县令闻言无奈地笑道:“覆巢之下无完卵,如今朝廷有难处,若是我等再处处阻拦,到时候莫不是真的向胡人俯首不成?”

听到朱县令这么说,温玄倒是开始欣赏起此人来。

此人在这个时候并没有用大道理再搪塞自己,而是用了最简单的一番话。

那就是利益相关。

如今整个江东,其实都在大燕的这条船上。

若是大燕这条大船能够继续行驶下去,那么大家自然能够无忧。

可若是大燕这条船撑不下去了。

那么大家只有跟着一起沉没的下场。

固然有些人可以提前跳船。

可是跳船肯定会付出相应的代价。

现在大家做的应该是竭尽全力的将大燕这艘船推下去。

让大燕能够继续航行。

可惜,大多数人都看不清,只顾得上眼前的这点利益。

想到这儿,于是温玄多说了一些,“如今江东各地的地图都是各地粗略画的,皇帝尚不能对大燕国土有个了解,更何况普通百姓,至于百姓手里到底有哪些土地,更是一笔糊涂账,圣上这么做,归根结底还是想要为了百姓”。

“耕者有其田,圣上能够这么想,百姓之福”,朱县令沉吟片刻后继续说道:“正如下官刚刚说的那般,这件事想要完成很不容易,先不说人为的阻拦,光是需要用来丈量土地,清查田亩的人,恐怕大人都需要凑很久,至于这个工作量更是不可想象,时间久了,到时候大人说不定还要操心其他更重要的事情,到时候大人还会管这件事吗?”

面对朱县令的发问,温玄笑着回道:“不瞒你说,这次需要的人玄都已经带来,至于你的顾虑,玄现在就可能给你回应,这是圣上交给玄的任务,也是交给玄一个人的任务,玄必定会完成。”

听到温玄这么说,朱县令有些诧异。

毕竟刚刚可是分明听到温玄说这次需要的丈量土地,清查田亩的人,温玄都带来了。

本来,在朱县令的印象之中,温玄应该只是派人前来监工,到时候具体的事情还是由南阳的人去具体做。

毕竟南阳的人更熟悉。

而且据朱县令所知,这丈量土地,清查田亩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做的,即使是朱县令麾下的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吏们,做起来也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

更何况,这些人还不熟悉情况。

干这些事情还需要能写会画,朱县令有些不相信。

于是试探性的说道:“大人,这丈量土地,清查田亩可马虎不得,一旦开始了,谁也掌控不了后续的发展,若是?”

听到朱县令的顾虑,温玄笑着说道:“朱县令放心,玄心中有把握,况且这些人曾经已经干过类似的事情,如今需要做的,就是实地去看而已。”

听到这些人居然已经干过此事,朱县令就知道,温玄是有备而来。

想到这儿,朱县令不禁有些感慨。

感慨如今朝廷当真是励精图治。

居然一次性能够带来这么多能写会算的人才。

话已至此,朱县令也知道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于是朱县令说道:“既然如此,大人但凡有需要吩咐便是”。

“此事确实还要朱县令多支持”,在这种大事上,温玄自然不会托大。

况且有朱县令这个强大的“地头蛇”帮助,很多事情就要简单的多。

接管南阳以后,南阳现有的兵力便全部填充到了北府兵之中。

温玄也派人将征兵的告示贴了出去,想要在南阳再征召一些良家子弟。

征兵的告示一出来,好事者便纷纷的吹嘘道:“朝廷又要抓人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