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6章 噩耗(1 / 2)

加入书签

阿史那曜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不高兴。

元安死了,大盛彻底亡了,天下的格局将会重新刷新,这,对于似阿史那曜这样的军阀来说,绝对是好事。

尤其是阿史那曜。

原本,元安还活着的时候,他的蜀京,京城的北朝廷就透着那么一丢丢的“名不正言不顺”。

元安一死,阿史那曜树立起来的傀儡小皇帝,便是整个天下,最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

蜀京没了名分上的优势,阿史那曜则成了“沈氏皇族”的忠臣。

不管暗地里,那些节度使、地方豪族们如何地野心勃勃,但在明面上,他们还都宣称自己是大盛的忠臣。

忠于大盛?

那就好!

阿史那曜的北朝廷,那就是皇权所在的中心,就是名正言顺的正统。

阿史那曜可以对任何军阀进行“讨伐”,而其他军阀却不好直接对阿史那曜宣战。

毕竟,阿史那曜身前还有个小皇帝挡着呢!

过去还有个元安,让南朝廷比北朝廷更正统。

而随着元安的驾崩,南朝廷最大的优势没有了。

以后啊,都不用阿史那曜出兵讨伐,就会有与西南相邻的节度使,跑去跟冯龟年争抢地盘。

而且,理由都是现成的——

诛杀“弑君”的逆贼!

就如同阿史那曜所计划的那般,冯龟年就算没有囚君、弑君,节度使们也能给他安排一个。

到时候,所有征讨冯龟年的军阀,就都是“师出有名”的忠臣良将。

而冯龟年,也将成为众矢之的。

偌大的西南啊,就连远在京城的阿史那曜都心动的想要跑过去分一杯羹。

“……可惜了!京城距离西南太远,中间还隔着仓州、利州等州郡。”

阿史那曜压下心底的那抹不高兴,继续谋划着。

元安死了,西南即将陷入混乱。

阿史那曜倒是有心染指,奈何现实不允许啊。

仓州有郑启,利州、利州有沈婳。

虽然现在的沈婳还没有占据利州,但她的龙门寨发展良好,快则一两年、慢则年,就能拿下利州。

中间隔着好几个州郡,阿史那曜对西南真是鞭长莫及。

“无法染指?那也要搅动风雨!”

阿史那曜眼底闪过一抹寒芒,手用力握成了拳头。

……

宫城。

随着小皇帝的登基,太和公主也重新回到了皇宫里。

她现在算是皇宫唯一的“女主人”。

那一夜,沈继带兵杀出皇宫。

阿史那曜安排的人马,反杀了沈继之后,又杀回了皇宫。

沈继的妃嫔们,儿女们,悉数被杀。

皇宫再次经历了一次大清洗。

沈氏皇族、宗室等,也再次被屠戮。

太和带着太子逃离,他们姑侄俩,也就成了京城仅剩不多的皇族。

再论血缘远近、身份尊卑,太和这位元安钦封的公主,也就成了后宫、乃至京城第一尊贵的女人。

“大将军呢?他今天没有进宫?”

太和回宫后的日子,绝对算得上惬意。

她又得到了那种高高在上,前呼后拥的尊贵。

不过,太和还想“更上一层楼”——只是当个有尊荣没实权的大长公主还不够,她要成为真正的“第一人”。

嫁给阿史那曜,成为现在的大将军夫人,未来的——

太和以前,次次都选错。

而这一次回宫,太和觉得自己一定没有错。

先当小皇帝最敬爱、最信任的姑母,然后再下嫁阿史那曜,再然后……

太和公主心动了,也就格外关注阿史那曜。

作为京城实际上的控制者,阿史那曜除了在他的大将军府办公,也会进宫。

别误会,不是去后宫,而是在前廷的议政堂。

在没有大朝会的日子,三省六部的官员也是要办公的。

尤其是各省各部的主官,若是有比较要紧的政务,也会凑到一起商讨、决议。

而这个地方,就是皇宫的议政堂。

皇帝若是掌握实权,那么议政堂就由皇帝主宰。

而现在呢,沈继已死,小皇帝还不到三岁,议政堂也就成了阿史那曜的地盘。

每天,或是每隔一两天,阿史那曜都会进宫,坐镇议政堂,处理朝政。

太和知道这些,便瞅准时间,想要去前廷,跟阿史那曜来个“偶遇”。

“回禀殿下,今日大将军并未进宫!”

高福作为太和身边唯一的心腹,哪怕现在太和“风光”了,身边有了一堆的太监、宫女围着,高福也始终是最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