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6章 讨论落幕(2 / 2)

加入书签

6年增加0.8亿公斤,平均每年增产1333万公斤,这个时期被大家称为凤阳的农业发展黄金时期。

下面农村的农民陈学孟,把自己领头的常年互助组试办成合作社以后,又积极帮助社外群众办社。从1953年春到1954年冬,他和社内其他领导,帮助社外群众办了80多个社。其中他亲自帮人办的有15个,这些合作社都办得很好,1955年均增产两成到四成左右。

还有个大岗村,共有34户,175人,90个劳力,30犋耕畜,1100亩土地。平均每年产粮9万公斤,好的年成可达10万多公斤,人均产粮500多公斤。每年都出售给国家2至2.5万公斤粮食。

可以看出人均土地6.3亩,平均每亩地产粮最多182斤,由于土地多,粮食够吃,没有成立初级合作社,但是产量远低于周边的产量,后面因为一些原因还逐年降低。

从全国范围来看,将全国农村的一些生产力集中起来,可以达到一个粮食生产高峰,全国粮食产量从51年的.9万吨,提高到55年的.6万吨,全国性的提升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劳动力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粮食增产显着提高,合作社功不可没。

喜欢从1949开始当县长开始当县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