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5章 太液池水清(1 / 2)

加入书签

我只是面无表情地转移了话题,“你该休息了。”说罢,起身就要离开。

却被王衍攥住了手腕,“如果……没有景缙,你会愿意留在我身边吗?”

我转过头看向王衍,认真地道:“我从未想过要离开,除非有一天,你不想再见到我。”我还没有达到我的目的,还没有看到他的王朝覆灭,又怎么会离开呢?

总之,我贪污精铜的事,就这么被高高拿起,轻轻放下。对此,我多少有点失望。

本来以为这件事,就会这么无声无息地过去时,事情又迎来了转折。苏农延在大朝会上上奏,少府铸钱司的账薄的数目有出入。精铜的数量对不上,此事登时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众臣纷纷请旨彻查,被王衍语焉不详地挡了回去。然而,此事并没有那么容易平息。

尽管王衍极力遮掩,这事儿最终还是被捅了出去。本来王衍的册后旨意都已经拟好,只等在朝上宣读。然而,旨意只读了一半,便有大批朝臣站出来反对。

这时,苏农延才带着我贪污的证据上了殿。众臣纷纷请旨王衍,将我下狱。王衍被他们逼得没法子,只能称病退朝、暂避。

我仍在自己的院子里看粉荷荡秋千,苏青玉此时与我一同坐在檐下,长吁短叹地问我,“接下来该怎么办?”

我漫不经心地说:“再等等,等到太液池水清的时候,事情自然便会明朗了。”

“这与太液池水清,有什么关系?”苏青玉后知后觉地问。

我白了她一眼,颇有些无奈地说:“你自己好好想想吧!”然后,我便起身向外走去。

苏青玉跟在我身后,恍然大悟:“你终于想通,愿意接受我与阿初提议了吗?”

我不置可否:“你家阿初能不能靠得住,可就看这一次了。”

苏青玉拍着胸脯向我保证:“你放心,我家阿初一定靠得住。”

精铜贪污案在朝堂之上愈演愈烈,据说气得王衍在早朝上都直接掀了桌子。其实,精铜贪污这事儿,可大可小。毕竟,精铜从铜矿开采、冶炼,到押送至铸钱司,这其中种种程序,严密非常,我一个小宫女自然是没有办法从中动什么手脚的。

只有等精铜押运到了铸钱司,我才能从铸钱司所铸铜币的斤两上,做一点点手脚。比如,一枚铜币规定的重量是一钱,一斤精铜可铸一百个铜币,在不算损耗的情况下。我若想贪精铜,便只能从铜币的重量与铸钱的损耗上想办法。

若原本一斤精铜可以铸一百个铜币,那我现在便只铸九十个。若原本一斤精铜铸币损耗五钱,现在就将损耗扩大到一两。这是一个经年累月,水滴石穿的法子。

曹权上任不过三月有余,我按着这个法子贪污,能吞多少精铜?

那些老臣们之所以咬得那么紧,只是因为我这个他们并不属意的未来皇后,太过胆大妄为。

毕竟,谁家小宫女,上来就敢吞精铜啊。

而王衍之所以那么愤怒,也是因为看出了这一点。他三次立后的念头都被打了回来,如今却因这一点小小的过错,被追着要说法,怎么不头疼?

而我估摸着,临安那边这时也应该已经收到,我被下毒命悬一线,病好之后又被牵扯进精铜贪污案的消息了。我如今自顾不暇,还如何刺杀皇帝?如此一来,我便可暂时摆脱临安的控制,有了发挥的余地。

这段时日以来,我在禁军处安插的人手,有许多已经在朝中任职。我用贪来的精铜,换成银钱交给他们。让他们暗中以皇帝的名义去贿赂那些,在几次反对立后的呼声中,声音越来越小的大臣家中去送礼。

毕竟,之前那些反对封后的朝臣,皇帝事后都给了赏赐。

那些臣子见反对封后不但不会得罪皇帝,反而还能得到赏赐之后。一些本来对无论谁做皇后都无感,却又唯利是图的朝臣,也纷纷站出来反对封后了。是以,朝中反对封后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然而,皇帝却并没有他们预想的那样,每次都给那些反对封后的人进行封赏,不但封赏一次比一次少。到了后来更是封一部分,罚一部分。谁也摸不着皇帝究竟要做什么,谁也不知道,自己下一次是会被赏还是被罚。

有王衍这种种异常行为之后,我在让禁军出身的皇帝亲卫,去以皇帝的名义去私下送礼,就算再奇怪,也不奇怪了。

我贿赂的那些人,我并未让他们在朝中替我说话。而是让他们将朔州叛乱,致使后方三州纷纷倒戈之事在朝上捅了出来。

我当初压下那封朔州叛乱的折子,等的便是今日。

冀州、沧州、相州,王衍连失三州,自己在朝堂之上却最后一个知道。可见朝中众臣只顾着党争,根本没有上心国事,王衍气得吐血。然而,木已成舟颓势已定。

王衍在朝堂之上大发雷霆,怒斥了朝中众臣,将那一干老臣骂得是狗血淋头,偏偏却说不出一句反驳的话来。再也不敢盯着帝王的后院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