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55章 掀起艺术挖掘热潮(1 / 2)

加入书签

在《歌手》夏国站录制结束几天后的周末,经过精心剪辑与制作的节目也正式与观众们见面了。

而如同这一期比赛录制前所受到的关注度一样,在本期播出后,节目的数据也是一连打破了多项《歌手》自开播以来的纪录,创下了历史新高。

尤其是收视率,在其他海外国家,这一期《歌手》的收视率普遍平均20往上,而在夏国国内,这一期的收视率更是直接达到了惊人的30多,不可谓不火热。

节目的火热也带动了人们的讨论,而本期的焦点自然便是楚辞最后一场的惊艳演出。

华阴老腔的出现不仅让很多外国人认识到了夏国风格并不是只有江南流水,也让很多夏国国内的民众惊讶于国内竟然还有着这般未曾被广泛发掘的宝贵音乐艺术,一时间华阴老腔成为了大众讨论的热词。无论是工作还是上学,只要碰见认识的人,人们都难免会问上一句:“周末看《歌手》了吗?那个华阴老腔实在是太吊了。”

随着人们对于华阴老腔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一些媒体和记者也找到了结束《歌手》的演出后回到了西北的老腔艺人们,向老腔艺人们进行了采访,随着后续采访报道在了各大新闻网站和门户头条上,人们也终于了解到了华阴老腔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以及其背后的故事。

原来华阴老腔在夏国大地上已经有了近千年的历史,然而随着时间的前进、时代的发展以及变化,如今的华阴老腔却已经几乎快要失去传承了,年轻人们为了更好的发展和生活,已经没有人再愿意学这门辛苦又不挣钱的“手艺”,进而导致了现在的华阴老腔只剩下了最后一批传承人,甚至于在当地已经有很多人不知道华阴老腔这门艺术了。

如果不是楚辞进入大山找到了老腔艺人们,邀请老腔艺人们一起登上《歌手》的舞台,恐怕华阴老腔这门惊艳绝伦的艺术就真的要默默无闻的失传了。

在了解这些背后的故事后,人们在惊叹于华阴老腔的历史悠久的同时对于楚辞也越发的钦佩起来。

“楚大!以前只是玩梗叫一声楚大,现在是真的叫一声楚大,如果不是楚大像华阴老腔这样的文化瑰宝失传了的话,真的是我们夏国的一大损失。”

“我就是西北人,还记得小的时候去隔壁村参加白事就听过华阴老腔,当时我就想着这么有意思的歌如果全国都有唱的该有多好啊,可惜后来随着渐渐长大记忆也模糊了,看了这期楚大和老腔艺人们的表演,我又重新找回了小时候的那份记忆,而我作为一个西北人,也十分感谢楚大让我家乡的这份艺术广为人知,谢谢楚大。”

“心系民族音乐艺术历史与发展,我这辈子最不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喜欢上楚大的音乐喜欢上楚大!”

随着网上的讨论声越来越广,楚辞的微博账号关注人数也再次迎来了一波巨大的增长——虽然此前的关注人数就已经十分恐怖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些新增长的关注也为楚辞带来了巨量的崇拜值增长。

要知道如今楚辞的崇拜值早就已经达到了上百亿,达到这种程度之后每增长一级都是极为困难的,而这一次崇拜值的增长却是让楚辞朝着下一个的五百亿关口前进了一大截,这足以见得此次崇拜值收获量之多。

当然,这一期《歌手》所产生的影响远不止于此,

随着报道的媒体不断增多,央视也进行了跟进报道,甚至专门在第三综艺频道出了一起节目专栏用来报道华阴老腔,而大量的社会关注也让西北当地的文化部门加快了将华阴老腔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以及为华阴老腔系统性整理出教材的进程。

而除了上述媒体和政策方面的影响以外,最重要的是这次华阴老腔与现代音乐的碰撞在《歌手》舞台上所诞生出来的火花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到了华阴老腔,假以时日肯定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对华阴老腔这门夏国的艺术瑰宝产生兴趣想要去学习,这对于华阴老腔的传承与发展可以说是影响巨大的。

当然,类似于华阴老腔这样濒临失传的文化艺术在整个夏国范围内来说绝对不是孤例,夏国国内的文化部门虽然一直在不断地努力保护这些即将消失的文化艺术,但夏国文化传承千年,总会有还没被发现没被保护起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让更多类似华阴老腔这样的文化瑰宝得到保护和关注,于是网友们自发的在网上掀起了一场艺术文化挖掘活动。

来自夏国各地天南海北的网友们纷纷将自己家乡、自己身边,看到的、见到的、听到的特色文化艺术发到了网上,从红白喜丧的吹拉弹唱,到快板说书民歌小调,到了后面干脆也不再局限于音乐,雕塑、建筑、地方戏剧、绘画、服装甚至是风土习俗,可以说只要是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统统被网友们展示到了网络上,由此掀起了一场巨大的热潮。

通过这场盛大的活动,网友们认识到了夏国天南海北的文化习俗,也惊叹于夏国国内居然有着这么多不为人知的优秀文化值得被关注,而这场活动也没有偏离网友们最初所发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