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323 章(1 / 2)

加入书签

在宫门处缴验过腰牌之后,后宫各处便可全然畅通无阻,李善用身着女官服色,更比宫女行动自由,一路行来专挑僻静人少之处行走,又着意垂头避着人,顺顺当当地走到阔别多年的毓秀堂门前。

阔别多年之后,再次站在毓秀堂门前,李善用仰头望着那由昭德女帝御笔亲书的“毓秀堂”匾额,心中顿生恍然隔世之感。第一次走进这里的时候,她还是个小女孩,刚刚摆脱掖庭的禁锢,一身别无长物,只有满怀的怨愤和执拗,不知该不该放下,更不知该如何放下。而如今,她已是名重一时的襄王妃,背靠天下最富强的藩国和最繁盛的运河商道,有足够的底气来拨动天下最顶级的权力更迭之争。

毓秀堂,是她脱胎换骨的起点,她也有足够的把握在这里找到最终的答案。

李善用缓缓收回视线,一步一步走到门前,扣响了那许久未曾开启的大门。

不消片刻,便有一名守门的宫女闻声出来,半开门扉,打量站在门外的李善用。

李善用从头上拔下自己的秀字簪,递给过去,说道:“第一百八十五代弟子求见女师。”

宫女没去接那枚秀字簪,只扫了一眼,便左右望望四下无人,将门开大了些,压低声音说道:“女师吩咐过了,请女官快些进来,莫使女师久等。”

自从李善用这一代弟子出师之后,毓秀堂就再未招收过新弟子,偌大的一片宫殿,居住其中之人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敞阔的庭院空空荡荡的,地面上积了些灰尘和枯枝未及打扫,显出几分落寞寂寥。

因为董女官早有吩咐,宫女未作通报,直接将李善用带到了她的居所。

多年不见,董女官又添了不少白发,精神倒是依旧健朗,坐在椅子上,腰背都挺得笔直,丝毫不见年老衰弱之态。李善用见了,当即小步急趋上前,一丝不苟地以师礼参拜。

按照仪制,毓秀堂教习女官在女官品秩中已是最高,为从四品,但亲王妃却是超品命妇,原该董女官向李善用行礼才是。董女官似乎全未想到这一点,稳稳高居上座,实实在在地受了李善用四拜。

待受了全礼,董女官稍稍欠身算作还礼,而后微笑说道:“襄王妃远道而来,老身年纪大了,未能亲迎,失礼了。”

“弟子岂敢。”李善用谦逊躬身笑道,“弟子出师日久,已有多年未见女师,心中甚是思念,不知女师身子是否康健?”

“有劳王妃挂心了。”董女官微笑颔首,“老身还算健旺,只要不沾惹红尘俗务,谅来尚可尽享天年。”

这话一出,李善用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皇上病重的消息一经传出,便是八方震动,董女官虽然闭门谢客、不与宫务,却不妨碍她耳聪目明,看得清当今局势看似一片风平浪静,实则已被梅夷光掌控了局面。襄王若不甘偏安一隅、世世代代永镇边疆,就必须入京来争斗一番。

毓秀堂虽已门庭冷落至极,但暗中势力仍不可小觑,李善用身为毓秀堂弟子,要探听暗中真相,最佳的选择当然是毓秀堂。然而,董女官率领毓秀堂韬光养晦多年,才有了此时置身事外的主动权,眼下李善用站在她的面前,她既可选择帮助李善用对付梅夷光,也可命人锁拿李善用,送予梅夷光换个人情。

当李善用踏入毓秀堂的那一刻,便是将左右一两个月后皇位究竟花落谁家的权力,送到了董女官的手中。而若想要董女官站在自己这边,只靠昔日的师徒情分自然远远不够,她必须拿出足够有分量的筹码。

李善用望着董女官,目中泛起了幽暗深邃的光。

“本朝立国以来,毓秀堂便遭皇室猜忌排挤,不得不韬光养晦,再不复盛极之时论政天下、众士来归的恢弘气概,弟子深知此乃女师的一块心病。有道是,有事弟子服其劳,弟子愿为女师解去这块心病。”

李善用微微一笑,向董女官奉上了一本册子和一幅图纸。

“襄国毓秀堂成立以来,有教无类、广收门徒,至今出师弟子已近百数,甚至有各地女子远来就学。为了便利天下女子求学上进,弟子有意以襄国毓秀堂的模式为蓝本,在天下富庶州府广设学堂,光大毓秀堂之名,以期恢复当年盛景之万一。”

董女官翻开李善用呈上的书册、图纸,书册上写的是襄国毓秀堂的办学情况,例如老师如何招揽、招生如何规划、开设哪些课程、经费从何而来,收支如何平衡等等,以及已出师的弟子名录;图纸则是襄国毓秀堂的建筑图纸,只要有足够的财力,仿照它便可在天下各处建立起十座、百座毓秀堂,而钱财恰恰是襄国最不缺的东西。

复兴毓秀堂乃是董女官毕生所求,如今握着这详尽的书册和图纸,就仿佛握着毓秀堂重振威名的未来,即便是董女官如此城府,指尖也不禁微微颤抖起来。

李善用十分适时地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