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读书人的事情,能叫抄吗?
在放榜之后,所有人的激情潮水一样的退去,终于有人注意到了这次放榜用来书写的材料是什么。 “纸?” “纸是什么?” “一种轻便更加便于书写的载体!”扶苏激动的脸都红了,他挥手让人取来了更多的纸张,当场分发给下边的读书人,人手一沓。 有人激动之下,甚至把纸凑到了鼻子下闻了闻。 也有人直接蘸墨,提笔尝试在上边写字。 看着墨迹逐渐干涸,这群人脸上都满是疑惑。 “如此也不可能一本书,就装下一车竹简记载的文字吧?”有人提出疑惑来。 周青臣睁大眼睛看了看,这到底是谁啊,好大的胆子!居然还有人敢反驳自己说的话? “你每个字都写得斗大,怎么可能装得下?看我的!”周青臣提起自己用的小毛笔,细腻得像是苍蝇一样的小小文字,有条不紊地出现在纸张上。 这副身体前身也绝非浪得虚名之辈,周青臣以小篆书写,速度也挺快,而且写的还是韩愈的师说这一篇目。 起手篇章便是“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终结则以“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至于最后韩愈最后交代写这个师说的目的,周青臣就直接省去了那一段,免得让人看出自己是抄袭的。 除此之外,也作了删减,其中“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这句,周青臣有意删掉。 眼下诸子百家纷争激烈,自己要是写上这么一句话,不就让人觉得自己屁股坐歪了。 而韩愈呢,生在唐朝,天下读书人都尊孔子为至圣先师,这么说完全没问题。 不大一会儿工夫,周青臣用自己的小毛笔写完整整一篇目的师说后,也只是占据了手中这张大小和后世A4纸差不多的纸张的一半许。 如果是使用专门为写小字而制作的毛笔,周青臣估摸着最多占用三分之一的面积,就能写完师说这篇文章。 “拿去看去!” 周青臣大手一扬,把手中的纸张交给了身边的军卒,让他高高地举着,从人群中缓缓地穿过,保证每个人都可以看得真切清楚。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人群中,有人不由自主地念读了起来,刚开始的时候,声音还比较小,可是越是往后读,声音就越是不由自主地变大,甚至带着一种雄壮的感觉。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 一字一句本无犀利之言词,却给人一种铿锵作响的感觉,越来越多的读书人情不自禁地加入了高声诵念的队伍中去。 宏大的声音,字字句句,都震得人的耳膜发颤。 最后一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落下,全场寂静无声,所有的人都面露剧震之色,仰头看着台上的周青臣。 刚刚往这边过来,要取走白纸的中人韩谈,这会儿也是愣在原地,张大了嘴巴,听完了师说。 远处的房屋内,始皇帝嬴政面露震惊之色,站在他身边的李斯,更是满脸不可思议。 方才那师说字字珠玑,贯入耳中,令人神魂震颤。 文字……竟也有如此力量! “周……周青臣!”李斯声音颤抖着开口。 嬴政深吸了几口气,转头看了一眼李斯:“你三弟还真是不一般。” “我……”李斯本想再解释一下,他真不是我三弟,我们只是喝醉了而已。 可是话到了嘴边上,李斯脑海中又浮现出来了周青臣写作的这师说。 单凭这师说,他隐约觉得,周青臣也不是没有资格做自己的三弟…… “是,陛下,臣下也没有想到,他竟然能有这般文采风流。” 看着忽然承认周青臣是自己三弟的李斯,嬴政脸上流露出几分兴致阑珊的样子。 他就是喜欢看李斯懊恼、痛苦、后悔、羞耻、愤恨、无可奈何……以及想要接受,内心的羞耻却又让他无法接受、最后不得不接受这样…… 结果,李斯坦然接受了。 真没意思。 始皇帝陛下心中暗自嘀咕着。 “把他写的东西带过来,朕亲自看看。”下令完了的嬴政忽然想到了蒙恬这位周青臣的二弟,脸上重新露出大感兴趣的样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