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年货
板栗差不多。”“那回头跟张怀民说说。"苏笑笑用报纸扇一会炉子,炉火升高,锅里的油终于可以炸馓子。
王素芬还记得苏笑笑说炸馓子给团团解馋,所以她炸的小,只有她巴掌大,方便团团拿着吃。整个过程下来几乎是她一个人干,苏笑笑负责打下手。苏笑笑心说,幸好自己和的面少,否则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人家。王素芬没当回事。炸好后苏笑笑叫她拿两把,王素芬摇摇头:“留你和团团吃吧。"忽然想起她北方来的,“对了,你找什么东西包起来,不然明儿一早就潮了。”
“这么快吗?"苏笑笑震惊。
王素芬怕她不信:“别看这几天有太阳,撑不了三天就得返潮。”苏笑笑想到盛油的搪瓷盆。她把盆里的油倒锅里,把撒子放进去,盖上盖。不放心又在外面裹两层报纸。
苏笑笑把锅里的油放菜盆里,就着油锅煮挂面。团团晃悠悠回来,苏笑笑正准备把青菜放锅里就出去喊他吃饭:“团团,洗手。”
“妈妈,好香啊。“团团吸吸鼻子。
苏笑笑拉着他去洗手,给他盛半碗面,把馓子碎渣放他碗里:“尝尝好不好吃。”
团团伸手捏一个细长的馓子,咔嚓咔嚓吃完,摇了摇头:“不好吃!”“咋可能?"苏笑笑捏一个尝尝,“很香啊。”团团:“没有大哥哥家的香。”
苏笑笑问:“钟团长家吗?他怎么做的?”“刘奶奶做的。”
苏笑笑不禁问:"哪个刘奶奶?”
“段大嫂啊。“团团奇怪,妈妈不知道吗。苏笑笑:“"哪边的段大嫂啊?”
团团以为有几个段大嫂,就说:“三娃哥哥家那边的。”苏笑笑明白了:“刘师长家的刘奶奶啊?”“对的呀。妈妈,我去问问刘奶奶怎么做的。"说完小孩就起来。苏笑笑赶忙拉住她:“今天太晚,刘奶奶也没空。你先吃饭,改天妈妈向她请教。”
团团坐回去,在面条底下找到荷包蛋就朝妈妈碗里瞅。苏笑笑翻开面条,也出现一个荷包蛋,团团高兴地笑着说:“妈妈一个,团团一个。”
“我们一起吃!”
团团立刻说:“我比妈妈吃得快!”
“比比?”
团团点头,比就比!
最后一口汤喝完,团团打个饱嗝。
苏笑笑一点也不担心小崽子横向发展,因为他一天下来能热湿三套衣服。幸好有炉子,阴雨天可以用炉子烤衣服。
饭后,苏笑笑叫团团陪她刷锅洗碗,她给团团洗洗脸刷刷牙就放他出去玩J儿。
苏笑笑见隔壁吴双院里有人,到吴双门口喊:“是双姐吧?”“进来啊。"吴双招手。
苏笑笑微微摇头:“我在这里看着团团。他一回头能看到我才敢找人玩儿。”
吴双走过来:“团团这么胆小?”
“晚上他有点害怕。"苏笑笑话音落下,走到东边的苏团团回头。苏笑笑抬抬手,团团看到妈妈,放心大胆地朝小孩堆里跑。吴双看到这一幕心说,她养孩子真仔细。再一想,人家只有这一个孩子,可不得好好养吗。
一起工作几个月,吴双对苏笑笑多少有些了解,知道她开得起玩笑,便问:"啥时候给团团生个妹妹?”
苏笑笑:“团团不想要弟弟妹妹。”
“团团跟你说过啊?”
苏笑笑:“不用说。每次他爸回来和我们一起睡他都烦,让他爸去隔壁房间。再生一个,无论弟弟还是妹妹,他都有可能趁我不注意送人。”“过几年就好了。”
苏笑笑心说,过几年我就三十了,生了孩子恢复的慢,我才不要生。公婆都没提过再生一个跟张怀民姓,她何必没苦硬吃。养孩子哪是那么容易的事。
要是像团团这么会自己玩也行,可常人说外甥像舅,万一跟刘旭一个德行咋办。
苏笑笑道:“双姐,我想问您,您是北方的吧?”吴双点点头:“咋了?”
“您炸馓子怎么炸啊?团团说我炸的不香。没有刘师长家的段大嫂炸的香。”
吴双:“你炸好了?”
苏笑笑点头:“今儿张政委家炸馓子,我请王大姐顺便教教我。”“你都放的啥?”
苏笑笑想想:“就和面的老面,然后就是油啊。”“没放盐和芝麻?”
苏笑笑震惊:“还要放芝麻?”
“当然!放芝麻才香!你是不是没买过芝麻?”苏笑笑摇摇头:"有卖的吗?”
“有。"吴双解释岛上也有不能种水稻的旱地,渔民就种芝麻、黄豆或玉米、红薯。渔民吃不惯这些就卖给副食厂,副食厂有时候用芝麻黄豆做油,有时候直接卖给来自天南海北的军嫂。
苏笑笑:“那我是不是再做点?”
“馓子太麻烦。你回头买点芝麻,像和面一样把芝麻和进去,然后像擀面条一样把面擀薄,切成小块放油锅里炸。馄饨皮那么大就行。”苏笑笑在脑海里想象一番:“这个简单啊。”“味道跟撒子差不多。对了,别忘了放盐。”苏笑笑决定明天下班回来就做。
翌日早上,苏笑笑领着团团去副食厂。跟往常一样又碰到钟家几个孩子买菜。苏笑笑见他们没有买肉,反而拎一只鸭,好奇地问:“怎么吃?”捉弄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