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狐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女钳工[六零] > 林巧枝的方案(二更)

林巧枝的方案(二更)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71章林巧枝的方案(二更)

陆良顺着林巧枝的思路去回忆,并道:“我们当时注意过,西方派来的两个维修人员,只是拆卸了步进梁式加热炉的驱动电机部分,对电机进行了更换,其余部分没有什么动过的痕迹。”

况且,当时他们都还没有意识到炉子藏着问题,只以为是电机故障。不过,林巧枝却是摇摇头,道:“我昨晚就在想,如果这次的维修人员再次前来,他们更换/维修电机的同时,会不会处理好这个预埋的问题,转而在别处理一个新的定时炸弹。”

毕竟,坏一次两次还行,要是同一个地方接连坏三次,那就没有道理了吧?届时,难道还能用中方人员自己操作不当来甩锅?难道还能占据技术高点来指责是他们的问题?

要知道,很多事双方即使都已经心知肚明,但也不能真的这样撕破脸,把嚣张和挑衅放到明面上。

难道直接明摆出架势:我就是勒索,想用我的技术就交钱吧?未免吃相太难看了点。

没有这样做事的道理!

真刀实枪的打仗,杀进别国领土,都还要先找个冠冕堂皇的“大东亚共荣”的由头呢。

陆良立即跟上了林巧枝的思路:“如果这次请对方的人来,多半会处理掉这个预埋的问题。那么,如果这个问题埋得太深,在加热炉内部深处,要钻进加热炉内部狭窄的空间,就要面临高温、粉尘这样的恶劣环境。”“怕是不会。”有技术工人也马上反应过来。“以对面的傲慢程度,怕是不会防我们至此。要更换加热炉内部深处的小零件,可能要拆除周围大量其它零部件,同时还要兼顾大拆大修带来的整体影响,对维修技术人员的体力和精神都是非常大的考验。”林巧枝也是这么想的,她还提出另一个角度的观点:“不仅如此,能做这样大修的技术人员,必定技术水平不差,让这样高水平的人,从德国千里迢迢来到中国,又做如此耗时费力的维修,这明显是极其浪费资源,极其愚蠢的决定。德国的高水平技术工人就这么富余?

能让他们这么挥霍?

真的高水平的人,能愿意吃这个苦?要给多少钱才能让人心里舒服?能用一个普通水平技术工人解决的事,何必弄得这么麻烦?资本主义可不会做如此亏本的买卖。

话说到这里,大家也明白林巧枝的想法了。先做排除法。

尽量划定区域,缩小排查范围,以便他们锁定问题所在。会议席侧,右边后排的一人主动提出:“那会不会是链条?步进梁式加热炉里的链条是特制的,不仅要承受巨大的拉力,还要在高温环境下保持良好的韧性,我们暂时没有生产这种材料的条件和技术。”林巧枝也思考过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也不太可能,整个步进系统深度依赖动力传输机制,链条、齿轮、轴承这些部件相互影响太大了,牵一发则动全身,稍有不慎,没有考虑到位,就会全面崩盘。”做一个小小的齿轮箱,百来个零件,孔位歪一点对整体结构都是非常大的挑战,最后上了电机,可以说只有红旗厂和仪表厂两个厂成功稳住了。尽管只是七个半小时的考题,但也足以说明这种多部件啮合的复杂和难度,需要考虑将每一处细节都考虑得非常缜密。“所以说,步进装置里的机械齿轮结构,也都可以尽数排除了。”"陆良是懂行的,给出了他的判断。

列席的周工略作思忖,也缓缓点头道:“这样一套动力传输系统,涉及数千齿轮、链条的啮合,要保证在高温、高承重,高负荷的状态下长期稳定运行,设计出一套都要耗费顶尖技术工人、西方技术专家数月时间。”“确实了。“齐诚也不觉点头,“这个理由充分了,在这里面动手脚,再考虑到维修,无异于重新设计一套动力传输装置,难不成修一次,专门为我们设计一套?”

何苦来哉!

大家也都有些听明白了:“这么说,我们可以把动力传输那一整套,暂时也排除在外?”

林巧枝这套缩小范围,锁定目标的思路,率先上来就解决了两个最复杂的问题。

这时候,陆良等人都感觉到林巧枝的好处了。这种复杂的庞大机械构造,你想一点点排查问题到底藏在哪里,难度多大?但从技术层面自上而下的剖析,一把清晰有效的宰牛刀划拉下来,问题就一点点解剖明了。感觉在一步步逼近了!

会议室内众人意识到这点,都逐渐进入兴奋状态。转头,林巧枝在会议室的一块黑板上,简单勾勒出步进梁式加热炉的大体构造,又逐一标出功能布局,进一步道:“我们目前排除了深层次的零件问题,还有关键的动力传输链条。”

这个简单图纸一画,也是一下吸引住了会议室内所有人的目光。他们是没有这个图纸的。

就好像开车的司机,最多就是换下轮胎,打开前盖板解决简单常见的问题。把自己花高价买来的豪车全部拆开,拆得七零八落,很少有人舍得这么做,也很少有人能有技术这么做。

但是毕竞也使用这座步进梁式加热炉这么久,免不了日常进行保养维护和简单零件维修工作。

在座的还都是高级技术工人和相关专家,大概某一部分完成什么功能,大家心里多少还是有数的,只是对林巧枝短短一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