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狐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当二凤崽遇上始皇爹 > 好消息,秦国太子被儒家教歪啦

好消息,秦国太子被儒家教歪啦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41章好消息,秦国太子被儒家教歪啦

第42章

秦王一听蒙恬回禀了李世民结拜之事,就放下政务匆匆赶来了。他对次子的心眼之多深有体会,知道孩子这么做绝不是闹着玩的,想来必有深意。

加之,他又早就从探子的口中,听闻过韩相张平之子张良聪慧过人的名声,这才特意赶来见一见对方一一

秦国用人不拘一格,向来以能者居之重之,十二岁的甘罗能被秦国拜为上卿,十三岁的张良又为何不能入秦为官?

如果此人真如传闻所言般有才华,他自然要设法挽留对方。来到侧殿与对方交谈一番后,秦王很快就确定:眼前这名少年学识之渊博、思绪之机敏,更在当年的甘罗之上。

而且,对方在分析当下秦赵之战时,竞能敏锐察觉到李牧才是战端的关键,还提前恭喜他这次赵国临阵换将,秦军必胜。秦王暗暗赞叹,张良如今才这般年纪,就已有不俗的见识谋略,假以时日,此人必会成为一代奇才,难怪世民执意要跟此人结拜…我儿慧眼如炬,是在帮寡人拉拢人才啊!

他对待想招揽的人才,永远有一腔饱满的热情和如沐春风的和煦,一番交谈下来,张良不由得更恍惚了一一

暴秦之主,竞是这样一个英明温和、主动听取谏言的君王?如果他是韩国的王该有多好…

他回神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吓得悚然一惊,急忙驱散了这个荒诞念头。李世民盛情邀请张良留在咸阳,不出意外地遭到了对方果断而委婉的拒绝。张良忧心朝中的情况,次日下午就执意要带着家仆启程回韩国。咸阳城门口,李世民抓着他的衣襟抹泪,

“呜鸣呜我昨日才与阿兄相见,今日就要分离了.你真不能留在咸阳多陪我几日吗?”

张良心疼为他拭泪,温柔哄着,

“好孩子别哭了,如今韩国朝堂之危十万火急,我既然说服不了王叔归国救火,只得早些赶回去再想别的法子。阿兄一到新郑就给你写信,可好?”亮晶晶的泪痕落在李世民玉雪般的脸颊上,平添了几分惹人怜惜,他啜泣道,

“韩王那么坏,你怎么总是心心念念要帮他?反正韩国也是要被灭掉的,我保证,以后所有韩国百姓都会过上比现在更好的日子,你为什么不肯留下来帮我呜呜呜…″

张良轻轻拍着他的后背,黯淡无光的眼中划过浓浓的不舍,“阿弟呀,我阿父临终前一再交待我,张氏一族深受国恩,我长大了就该入朝继续辅佐君王.…就算韩国真的会亡,我也不能眼睁睁看着什么也不做的…不过你放心,我回去后,绝不会把秦王想灭六国一事告诉任何人。”世事忠义难两全,他舍弃了义弟回韩国,又岂能再出卖义弟,把秦国的计划告诉韩王?

李世民含泪伸出了小拇指,

“好吧,那我们拉钩,等韩国灭了,你就来秦国找我好不好?到时你不会偷偷跑掉的吧?”

张良抿了抿唇,眼中闪着泪花满脸愧疚,

“如果韩国果真亡在了秦国手上,我转而投秦,又有何颜再面对张氏先祖?对不起世民,我,我.”

李世民早就料到,对方是这种反应。

有了韩非亲自当说客,张良恐怕不会再像史书上一样对韩国的灭亡耿耿于怀,把复仇的责任硬揽在自己身上了.…但他也未必肯来为秦国效力。但没关系,自己会帮他慢慢改变的,谁说愧疚不算是一种利器呢?他要让张良对自己生出无尽的愧疚,直到足以盖过张氏遗训对他的影响。他眨了眨眼睛假装逼回泪意,立刻又伸手捂住张良的嘴,一副很懂事的样子,

“阿兄,难受就不要说出来了,我知道你的选择了,但我不会怪你的!到时,到时你要是悄悄跑了,记得给我写信报个平安好吗”说着,他晶莹的泪水却滚滚而下,倔强承诺着,“你放心,我和阿父绝不会派人去找你的,我只是想要知道,我的阿兄还好好活着…如果你遇到危险,也一定要写信来告诉我…”张良看着小小的孩童这副故作坚强的模样,听着孩子满心满眼对他的关心,终于抱着对方呜鸣大哭起来。

他与世民相处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两日,却觉得早已命中注定般与对方默契十足。

这一刻,他甚至有些恨起了韩王。

如果韩王能有秦王的半分英明,又何至于会面临亡国的处境?如果韩国还能像从前那样,再苟上一两代人,他这个无官无职的张氏子弟,就能放弃封地待遇,带着家人迁居咸阳,无论如何也算不上背信弃义,可偏偏,他身上肩负着韩国存亡的危机…

李世民絮絮的关心之言还在继续着,张良心中的愧疚如泄洪的潮水般涌起,泪水稀里哗啦掉个不停。

直到家仆再三上前提醒时辰不早了,他才为怀中的孩童擦干泪水,含泪把他放回地上,再三承诺一到新郑就会马上给他写信。马车终究还是启动了,张良从车窗探出头,望着车后站在城门朝他一直挥手告别的孩童,心中升起无尽悲凉。

今日一别,他此生恐怕再也看不到这么好的阿弟了.时也,命也,上苍对他何其残忍!

然而就在这时,他看到李世民突然转身向蒙恬要了个什么东西,又飞奔着朝自己追来。

张良忙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