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懂事了?
第44章今天终于懂事了?
第45章
李世民咬死条件,寸步不让。李牧坚决不答应这荒唐的交换条件。两人来回友好协商了三趟,却谁也不肯妥协退让半步,谈判一时陷入了僵局。
说实话,秦国把价码开得如此之高,李牧已经不想再谈下去了。因为他预感到,就算能费尽心思说服秦国小太子,恐怕,最少也要付出不低于上回九座城池的代价。
这是他绝不能接受的。
赵国使臣急匆匆把秦国的赎人条件写下来,催他快让人送回邯郸给赵王过目。
李牧忍无可忍,只好写了一封痛斥太子荒唐、赵高该死、赵王当以社稷为重的谏书,命人快马加鞭一起送回邯郸,试图打消赵王赎人的念头。然而六日后的清晨,他刚从信使手中接过赵王的诏书,还没来得及拆开封泥查看,侍从就冲进驿馆带来了一个消息:赵高死了!
章台宫里,赵成跪在地上鸣呜咽咽。
秦王正抱着泣不成声的李世民无声安抚。
赵高的死,让秦国损失了白得二十座城池或李牧的机会,他当然怒不可遏,一大早就下了诏,命人立刻追捕嫌犯。
但他忧心的是,世民有些太重情义了,就算孩子已经不再喜欢赵高,也仍会为他的离世而伤心哭泣,甚至,还吵着要亲自去看看赵高的遗体,唉.…不过秦王并不知道,此刻趴在自己肩头啜泣的孩童,眼中并没有半分真情实意的悲痛,反倒闪过了几丝若有所思的疑惑一一究竞,是谁杀了赵高?
按理说,最希望赵高死的人是李牧。
因为此人一死,赵国就不需要再付出任何代价来赎他了。可在这个交涉赎人的关键时点,李牧又怎会冒冒失失杀了赵高引火烧身,把秦赵两国的不满全引到他自己身上?
所以,设局谋杀赵高的,绝不是他。
李世民借着假哭飞快思索着,心中很快升起了一个猜测,啧啧,如果真是这样,可真够阴险的。
好在,此事虽然不在自己的预料之中,最终的结果却也是对秦国有利的,倒也算是阴差阳错了…
这时,蒙毅进殿通禀:李牧和赵国使臣求见。李世民急忙调整心绪,从父亲怀中跳下来,泪水也一下就滚得更多了。李牧进殿时,看到的就是小小孩童一边哭、一边悲声质问赵成的场景,顿时生出了几分不忍。
这孩子有多重视和喜爱赵高,他也算看得一清二楚。就算那奸贼为了攀附赵国的富贵,开口恳求秦太子放他离开,这孩子也依然待他极好,并没有因此而生出芥蒂.…
此时此刻,他不知该有多伤心!
这样想着,李牧忍不住加快了脚步,匆匆朝秦王拜了个礼,就立刻上前安抚起哭哭啼啼的孩子。
秦王不由眸光一闪,方才世民一听李牧来了,就闹着要下殿去找赵成,他猜出孩子是故意想在李牧面前卖惨的,就并未前去安抚。没想到这样的当世名将,果真对自家小儿有一腔铁骨柔情,可真是难得。而跟着进来的赵国使臣行完礼,就迫不及待询问秦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赵高怎么突然就死了?
秦王冷冷示意赵成再把经过讲一遍。
赵成哭着抬起头,说他和兄长赵高今日跟往常一样,在鸡鸣时分就出门上值了。
但他如今在官办工坊做事,与赵高并不同路,于是,在走到离家不远的一条巷子时,两人就跟往常一样分道而行了。哪知,他往左边的岔路走了一会儿后,听见身后突然传来一阵凄惨短促的痛呼声,他一开始没反应过来,吓得往前急速跑了一段路。直到猛地回神,才想起那是赵高的声音,急急忙忙转身往回跑一一然后,他就在两人分开的巷子里,看到了血肉模糊躺在地上的赵高。等他手忙脚乱喊来周边的邻人帮忙时,赵高早已经咽气了,他只得前往咸阳官府报了官。
赵国使臣听得一阵心惊肉跳,他没想到咸阳的治安如此恶劣,真恨不得马上就飞回邯郸!
这时李牧请示,想跟赵成一起去看看赵高的尸体,他常年在战场厮杀,或许能为秦国缉凶提供一两分助力。
秦王欣然应下,命赵成立刻带着两人前去咸阳官衙查看。一路上,赵国使臣战战兢兢恨不能踩着蚂蚁慢慢挪步,而李牧则一刻不停地追问赵成许多问题。
赵成面上支支吾吾一派伤心惊惧,不时摇头说一句“小人没看到”“小人不知道”,心中却暗暗得意不已。
其实他一开始就听出来了,那是兄长赵高的声音。可他长得还没赵高魁梧高大,又是单枪匹马的,还能跑回去救人不成?于是他立刻用最快的速度往前奔跑,躲到了一处角落悄悄偷窥,亲眼看着那几道黑影快速离开了,才小心翼翼折身回到了那处熟悉的巷子。借着稀薄的晨光,他看清了赵高血肉模糊的样子,然后,在对方眼中骤然迸射出惊喜的那一刻,就猛地上前捂住了赵高的嘴,直到他再也不能开口说话,才装作惊慌失措,离开巷子大声呼救起来。同为兄弟一起长大,凭什么赵高既能得到秦国太子的喜爱,又能得到赵国太子的欢心,而他却要像条狗一样,卑微地跟在对方身后摇尾乞食?这一刻,赵成脸上掩饰不住的一缕得色,被身旁满腹疑心的李牧尽收眼底。既然赵高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