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狐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当二凤崽遇上始皇爹 > 阿父竟然这么好劝?

阿父竟然这么好劝?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的!秦王认真思考了一会儿,摸了摸他的小脑袋,“确实有几分道理,我儿的兵书倒是没白读。当年长平一战后,三十万燕军趁虚而入想攻下邯郸,却被廉颇带着愤怒的数万赵军一路反攻,最后甚至打到了燕都蓟城,可见哀兵必胜啊。”

而李牧的战力有多凶悍,秦军早就领教过了,领着哀兵的他,若是对上领着骄兵的桓猗这一仗,确实对秦国大大不利!说完,他立刻吩咐人召王翦和桓猗前来。

李世民悄悄松了一口气。

按照史书的记载,这趟本该发生在秦王十四年的宜安肥下之战,会以李牧成功为赵国复仇、斩杀桓猗和十多万秦军结束!他前世悉心研究过历代将领的用兵特点,对王翦的风格也了若指掌:此人从不贪功冒进,发兵前必会先治粮道、勤操士卒、稳固后方,以“先胜后战,谋而后动”的沉稳耐心,静待最合适的时机。正因为这样,极擅示弱诱敌、事先设伏、奇计百出的李牧,后来在对上稳如泰山的王翦时,战事才会持续陷入胶着之中一一然后,他就死在了离间计里…

想到离间计,李世民忽而心中一动,想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如果没猜错的话,郭开上回行了个一箭双雕之计,一边把李牧派来赎人,一边派人秘杀了赵高。

他这么做,无非是想借机嫁祸李牧,一举除去两个眼中钉。有他在一旁设局进馋,赵王真会再派李牧上阵吗?

不,以赵王妒贤嫉能、提防武将的心性,如果李牧这趟真上了战场,那才叫不正常!

李世民赶紧把自己的猜测告诉了秦王,回到侧殿后,他展开白纸给李牧回了一封信,在信的末尾告诉对方:

如果李牧这次要上战场,不管遇到任何危险,请及时向秦军主将求助!李牧收到孩童的信后,很认真地看了两遍透着稚嫩的笔迹,眼中闪过一抹感动,也有几分遗憾。

秦国战书已下,秦赵马上又有一场战事在即,王上终于肯让他重归主将之位了。

没想到这天真的孩子,竟以为他会败给桓猗,还特意叮嘱他,到时可以拿着这封信朝秦军求助.…可见他是何等的善良单纯。只可惜这一次,他的目标却是杀秦将,斩秦军!他怀揣着这封来自“韩国"的信,迈着沉重的步伐走下了丹墀玉阶。赵王居高临下站在殿上,恨恨远眺着他的背影,“此人明知寡人的太子喜欢赵高,却在两国谈判之际暗中杀了对方,害得璟儿现在都不肯原谅寡人!可见他心思狠毒,居功自傲,半点也不把寡人放在眼里,相国又何必执意要派他去迎战秦军?”郭开眼中精光一闪,笑眯眯上前一步,

“先王临终前一再遗嘱臣,说李牧是我赵国的社稷之臣,就算赵王能换,李牧这赵国第一大将,也绝不能换啊…"”赵王怒气冲冲砸下一个玉杯,霎时摔得四分五裂,“先王早就老迈昏聩了,相国正值盛年,难道也老迈昏聩了不成?”碎片是朝左边砸的,并未伤及站在中间的郭开分毫,他却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悲声大呼道,

“臣是为王上而生,亦为王上而死的,纵便臣老迈昏聩到了连亲子也不认识的那日,也仍会记得王上啊!”

赵王大喜,急忙走下来扶起他,

“寡人方才太过激动了,还请相国勿怪!但这李牧着实太可恨,他仗着是先王的旧臣,又有些军功在身,便百般不把寡人看在眼里,寡人确实不想再让他掌军了…”

此次扈辄大败身死,邯郸人人皆称李牧才是赵国基石,甚至,还有刁民敢嘲讽他眼盲心盲,错把鱼目当珍珠…

他命人抓了几个刁民来斩首以儆效尤,早就下定决心,绝不会再给李牧扬名立威的机会了!

郭开追问道,

“王上此番,果真不想让李牧上战场吗?”赵王松开他的手,傲然而立,

“寡人乃当世雄主,就算不用他李牧,又何愁没有四方名将为我赵国效力?齐将颜聚刚刚才来投靠我大赵,国中又有宗室赵忽能兵善战,寡人若让他二人一起反攻秦军,还比不上区区一个李牧吗?”郭开不由垂眼偷笑,不枉他天天在王上面前夸赞这两人,看吧,一到要用人时,王上就主动想起来了。

想到两人给他送来的大笔黄金美玉,他急忙抛出了底牌,“此二人确实是当世豪杰,臣这趟,本就有意让他们上战场的…”赵王大喜过望,

“好!那就让李牧继续待在家里,寡人把他们换上去!”郭开忙劝住他,

“王上有所不知,臣今日执意要让李牧上阵领兵,正是想为您排忧解难啊说着,他附耳凑近对赵王说起了悄悄话,听着听着,赵王脸上顿时绽放出异样的光辉神采。

好哇,这可真是个一劳永逸的好办法,而且绝不会有损他的明君名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