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狐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当二凤崽遇上始皇爹 > 阿父,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阿父,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48章阿父,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第49章

回去的路上,李世民提出,想顺道去他的栎阳封地看看。秦王爽快允了。

两千户虽不多,也能先让孩子练练手,世民总是要亲自去看看管管的。但浩浩荡荡的队伍在途径一个村落时,李世民立刻就被道旁割稻的农人吸引了,坚持要下车去看看。

秦王当然拗不过这孩子。

你不同意,他就能叽叽喳喳像只小云雀一样在你耳边吵个不停,吵得你还要反过来担心他把嗓子吵哑了。

他只得冷脸下令停车,抱着孩子走了下来。秦国的农人老实又本分,纵便听到了滚滚的车轮马蹄声,也无一人敢抬头去围观贵人,依然埋头持刀在田间忙碌着。只有得了蒙毅通传的里正,在得知君王亲临后,吓得一路小跑着来拜礼。李世民从父亲怀抱中跳下来,跑到田埂旁观察了一会儿,指着那些被割完的稻桩好奇问道,

“这些稻桩,为何全都留了半尺的高度?”他前世经常视察农耕,知道水稻收割时,农人通常会一刀割到底,以方便犁地准备春耕,还从未见过这么奇怪的稻桩。这位里正不过是认识些字的乡里老者,本身也没见过什么世面,听贵人这么一问,顿时面色大变,立刻请示要去把罪魁祸首带来解释。李世民诧异,

“什么罪魁祸首?”

里正忙告诉他,今年春耕时,村里来了一家弃地逃灾的流民。从商君变法开始,秦国就展开了争夺劳动力的农战,是很鼓励郡县接收六国流民开荒的。

所以里正并未赶跑他们,而是带对方前去登记户籍,又分了一百亩荒地给他们。

没想到,那个叫陈伯的户主尤擅农耕,许多乡邻按他的法子悄悄积肥掐芽,村里今年的收成竞真比往年好了些,大伙愈发信服此人。等到了如今秋收割稻时,陈伯又劝大家留个半尺高的桩。他说这些稻桩,接下来还会再抽芽结一回穗,虽然产量比不上第一趟,但多少也能再收点粮食。

这世道,农人把粮食看得跟命一样宝贵,里正想着反正也没什么损失,就同意按他说的试试。

可现在他见小太子这般提问,一下就慌了神,只以为自己此举闯了什么大祸,或是误中了魏人的诡计,当然就把陈伯称作"罪魁祸首"了。李世民一听对方误会了,忙温声安抚了几句,解释说他只是很好奇这个法子,希望能请那位陈伯来帮忙解解惑。

里正这才暗松一口气,心情轻快应下后,转身就想去寻人。“等一下!"李世民咀嚼着"陈伯”这个名字,突然想到了一个重要问题,“里正,那位陈伯是从何处逃灾而来的?他家中还有些什么人?”秦王一听这稻桩还能再长一茬,立马就带着官员,走到田埂一侧细细打量它们,这会儿不由目光疑惑地看了一眼孩子。小家伙又在打什么主意?

里正也不懂小太子为何会这般关心陈伯,但他立刻转身回来,恭敬道,“禀太子,陈伯一家是从魏国的阳武郡逃来的,家中只有三口人,除了他的妻,还有一个仲弟。”

李世民听到这里,已经完全能断定心头的猜测了,便笑眯眯把里正打发走了。

陈伯,魏国阳武郡人,家中只有妻子和仲弟.….不出意外的话,陈伯那个仲弟,就是西汉那位以贫困出身而登顶相位的大才,陈平。

虽然历朝以来,常有人诟病陈平擅长阴谋、奸诈狠辣,但李世民用人,向来用的是他们的长处。

在他看来一一

在整个秦末楚汉争霸时期,有两个人是最擅长节省战争成本的,他们总能用最小的投入,为刘邦算计出最大的收获。而这两个人,一个是韩信,另一个就是陈平。李世民前世打仗时,本就喜欢用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来解决对手,自然舍不得放过陈平这个专业人才。

而且,此人聪慧又圆滑,在楚汉阵营时,都以担任情报机密要职起家,还是做间者的一把好手。

秦国若能早早把他收入觳中,没准能在灭六国之战中派上大用.…他想着将会省下来的军粮辎重,笑得弯起了眼睛。秦王命官员先测量记录这稻桩的高度,走来抱起他,“你方才打听那陈伯的家人做什么?”

李世民当然不能说,因为他知道陈伯的弟弟是个大才啦。他只能找了个完美的借口,

“孩儿想着,要是陈伯这法子真有用,就把他们一家迁进我的封地当做赏赐,所以就随口问问。”

日头还是很晒,秦王抱着孩子走到树荫下,命人取水来喂他,“如果此人真能借着这一截稻桩,让它凭空再长出一茬粮食,乃是对我秦国农耕有大功之事,到时寡人自会赏他,哪需要你一个孩子来操心。”玉碗遮住了李世民的小脸,只剩下一双乌黑的机灵眼睛露在外面,他大口大口喝着清凉的水,思索着,等会要用什么借口见一见陈平。他把空碗递给宫人,笑嘻嘻抱着秦王撒娇,“我偏偏就要操心!孩儿的封地只收一成税赋,如果阿父肯让他们自己选,人家肯定会选我这个太子的赏赐。”

秦王没好气地脾他,

“又来了,你这个头虽小,口气倒一向不小。”李世民起身比划了一下,得意叉起小腰,

“我的个头已经长得够快了,等着吧,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