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企业矛调(2)
新路县人民医院,肿瘤病区,安静整洁,查房医生每隔一段时间便从一间病房出来再走进另一间病房,与病患交流,叮嘱注意事项。
“娘,等会儿医生就来查房了,咱先听听医生怎么说。”阿香正小心翼翼虔诚地削着手中的苹果,苹果皮一圈圈拉了老长,好像只要不断,娘的病就能立马好了似的。
阿香手一抖,眼看要削完的苹果皮倏地掉落在地。
其实,为了给娘治病,她和老谭已经花光了所有积蓄。一年半前,她们夫妻俩从遥远的泉城来到溪头镇打工,老谭每个月的工资3000元左右,她每月2200元,除去必要的生活开支,每月还要寄回老家一部分,女儿上大学正是用钱的时候,娘身体一直不好,时不时也要上地方医院开些药。
可眼下娘这回一病,竟然查出了胰腺癌,她只能辞了工专门照顾,现在娘不能做手术,每天光检查用药就是一大笔开支,那些进口的营养液,一个疗程下来贵得很,国产的也要好几千。就算身体调理好动手术,手术费加后续治疗,缺口还不知道要多少。
老谭一开始还能借到点钱,但现在每次来医院都是愁眉苦脸。
“向前,郝山,雨乐,你们仨做笔录。”警车一开进溪头镇派出所,潜来多指着耷拉着脑袋的老谭和老王说道。
“磨洋工呢?”潘向前搞不懂,为了2000块钱,至于吗?
到底是教导员,见缝插针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领确实没得说。
老王被潘向前和夏雨乐带到了1号询问室做笔录,潘向前负责问,夏雨乐记录。
“王金发。”
“55岁。”
“什么?”
“哦,泉城屋崖村。”
几番问下来,大体了解了情况。
老王本来也是夫妻搭档一起出来打工的,无奈儿子先天性腿脚不便,老伴就留在了老家照顾,他背井离乡打工,就是想给30多岁还未取亲的跛脚儿子赚点老婆本,所以每月都按时寄钱回家。
老王觉得老谭这次钱借得有点多,但想想都是老乡,能帮就帮衬些,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借了。
2号询问室里,郝山和辅警周超对面的老谭揪着自己的头发一声不吭。
闹成这样,他也不想,实在是没有办法,老母亲胃痛上了医院,一查胰腺癌,好话说尽才肯住院,住院第一天,就要交2万元。那是他和媳妇辛辛苦苦存了一年半的钱啊,一场大病,花光所有积蓄,本来不宽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大家赚钱都不易,老谭问了不少工友,愿借的也都是百来块。他也知道老王每个月都要寄钱回家,可实在是没辙了,这才拉下脸问了老王。没想,老王还真答应了,想着老王兴许还有些闲钱,还钱的事才拖了几天。可始料不及的是,老王今天要起债来直接撕破了脸。
郝山心里发紧,这借贷纠纷真是,真是不知说啥才好。借钱的时候称孙子,借了之后就是大爷。
“那怎么行?家里还等着我赚钱呢,如果我进去了,拿什么钱还债?”老谭脱口而出,急得额角青筋突起,脸色涨红。
潘向前气不打一处来:“把我们当枪使,你可真能耐啊!你想讨回自己辛苦钱的急切心情我们能理解,但如果你们俩这次打架构成了轻伤,是要入刑的。万一情况更糟,你想过后果没有?”
“你们打架,我们公安机关确实要依法介入,但你看看现在的自己,讨到便宜了没?医药费要不要出?工作还要不要干?”潘向前一连三问。
“我哪敢?我不过想拿回自己的钱。”老王嚅嚅答道,眼角偷瞄着潘向前,心里犯起了嘀咕:难道这种以暴制暴的方法果真错了?
老王一愣,反应过来急着回答:“我们俩差不多,都没事,看着好像有点吓人,但都是皮外伤,一点也不严重。”他连连摆手,像是要扔烫手山芋。
“警察同志,那我该怎么办?”老王慌了神。
“你说的是打官司?不行,打官司我可不干,都乡里乡亲的,回头村里说起来难听。”老王连连摇头,“老谭平时人还挺老实的,不过这次的事,做得不地道。”
老王想了一会儿,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听你的,警察同志,但钱的事必须给个说法。”老王的终极目标就是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