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狐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五湖乱华:重整河山二百年 > 第35章冉闵被东晋打脸

第35章冉闵被东晋打脸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永和六年(公元350年),北方大地仿若一座被战火肆意焚烧的炼狱,城头的旗帜如风中残叶,在各方势力的角逐中更迭不休,乱世的风云正以一种惊心动魄的态势翻涌着。就在这一年,冉闵于邺城称帝,建立冉魏。那猎猎作响的“冉”字大旗,在邺城的高墙上高高扬起,宛如一道划破阴霾的利刃,宣告着一个新政权的诞生。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东晋成了他心中的首选盟友。毕竟同属华夏一脉,在抵御胡人一事上,理应同仇敌忾。在冉闵看来,东晋偏安江南,虽历经波折,但底蕴犹存,若能与之携手,共抗胡人,必能在这乱世中开创一番新局面。

信写好后,冉闵选派了一位口才出众、机敏聪慧的使者。他紧紧握着使者的手,千叮万嘱,眼神中满是期待:“此去建康,路途遥远且危机四伏,但这封信关乎冉魏的存亡,你务必将其亲手呈至东晋朝堂,交到东晋皇帝与一众大臣手中,不可有丝毫懈怠!”

东晋朝堂之上,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仿佛暴风雨来临前那沉甸甸、黑沉沉的天空,一场激烈的风暴即将在此处肆虐。大臣们身着华丽却因岁月流转而略显陈旧的朝服,各自心怀鬼胎,神色复杂各异,目光如鹰隼般齐齐聚焦在那远道而来的冉魏使者身上。

然而,他的话音刚落,原本还算安静的朝堂瞬间炸开了锅,犹如热油锅里滴进了水珠,一片哗然。一位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老臣,眉头紧紧皱起,脸上写满了不屑与厌恶,率先站出来发难。他用那略带颤抖却依旧尖锐的声音说道:“冉闵算什么东西?不过是个彻头彻尾的叛臣贼子罢了!想当年,他为虎作伥,甘心为羯人驱使,参与对我东晋的不义之战。那一场场残酷的厮杀,致使我朝多少英勇将士血洒疆场,又让多少无辜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他手上沾染的血债可谓累累如山。如今,竟不知廉耻地摇身一变,自封为皇帝,还妄想与我堂堂东晋联手,简直荒谬绝伦,滑天下之大稽!此等行径,实乃厚颜无耻到了极点!”

一时间,朝堂之上反对之声如汹涌澎湃的潮水,一浪高过一浪,铺天盖地般将冉闵联合抗胡的提议彻底淹没。晋穆帝坐在高高的龙椅之上,那张稚嫩的脸庞上满是迷茫与无助之色。他虽贵为皇帝,却犹如被丝线操控的木偶,并无实际权力。此时,他只能将那充满期待与无奈的目光投向朝中那些掌权的大臣,仿佛在黑暗中寻找一丝希望的曙光,渴望能从他们那里得到指引与方向。

更重要的是,他们自恃东晋为正统,这份“正统”的荣耀在他们心中如同神圣不可侵犯的宝物,他们绝不愿意看到冉闵这样一个从胡人阵营中崛起的人,来分享这份他们自认为独一无二、独属于东晋的荣耀。在他们那被偏见与私欲充斥的眼中,冉闵不过是一个妄图在乱世中趁火打劫、分一杯羹的“叛逆者”,是对他们权力与地位的威胁,而非一个可以与之携手共进、共同抵御外敌的盟友。他们根本不愿意放下那高高在上的姿态,去审视冉闵联合抗胡提议背后所蕴含的巨大潜力与可能带来的转机,一心只想着如何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与那所谓的“正统”尊严。

合肥城中,冉魏南蛮校尉桑坦正有条不紊地处理军务。他每日巡视城墙,检查军备,训练士卒,一心守护着这座城池。却不想,东晋大军如天降神兵,突然围城。那密密麻麻的营帐,如黑色的潮水般将合肥城团团围住。

消息传回邺城,冉闵又惊又怒。他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茶杯震落在地,摔得粉碎:“东晋鼠辈,竟敢背信弃义!”可还没等他缓过神,更大的危机接踵而至。东晋军队趁胜追击,如秋风扫落叶般席卷冉魏南部地区。冉魏各地官员面对东晋大军压境,人心惶惶。

一时间,冉魏南部防线千疮百孔,局势急转直下。冉闵站在邺城城头,望着南方,眼神中满是愤怒与不甘。他的拳头紧握,关节泛白:“我本想着联合东晋共抗胡人,开启新局面,却没想到等来的是这般背刺。一切不过是我冉闵的一厢情愿罢了!”这场与东晋的交锋,让冉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也让冉闵在乱世争霸的道路上,愈发艰难。他深知,接下来的路,必将布满荆棘,但他心中的斗志却并未熄灭,反而燃烧得更加旺盛,他暗暗发誓,定要让冉魏在这乱世中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是啊,东晋那帮人一向自恃正统,岂会瞧得上冉闵这个从胡人阵营里杀出来的皇帝。冉闵此举,可不就是伸着脸去让东晋打脸嘛!”另一个精瘦的将领附和着,眼神中满是轻蔑。

此时的冉魏,不仅要应对东晋的进攻,还要提防鲜卑随时可能发起的南下攻势。冉闵在宫中来回踱步,心中焦虑万分。他深知,冉魏已陷入内外交困的绝境。

冉闵停下脚步,目光坚定地说道:“东晋背信弃义,鲜卑又欲趁火打劫。但我冉魏绝不坐以待毙。传我命令,即刻加强邺城及周边城池的防御,招募新兵,加紧训练。同时,派使者前往各方势力,分化他们的联盟,寻找转机。”

尽管形势严峻,但冉闵并未放弃。他亲自巡视邺城的城防,鼓舞士兵们的士气:“将士们,我们冉魏虽面临困境,但我们有钢铁般的意志,有保家卫国的决心。东晋与鲜卑想瓜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