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古代炮灰“嫡长子”19
的青袍女子重重将手中茶盏举起,含笑道:“大人多年操劳,如今海晏河清,能放下这些负累出去走走,游览一番大人治下的大好河山自是再好不过。”“下官白芷在此祝愿大人一路顺风!”迎着对方明媚的笑脸,安宁同样执起手中茶盏,眉眼带笑道:“楚某也在此祝白大人步步高升!”步步高升,高升,真是好啊!一直到回到衙门,不同于早前的慌张,白芷这会儿面上还带着些许笑意。倒是一旁的下属见此一连颇有些疑惑不解:“大人,这丞相大人真要走了,大人您这是为何?”难道不该担忧吗?下属着实想不通。要知道如今朝堂上虽有她们这样的女子为官,到底并非大势。朝中此刻更不是没有那起子口口声声之乎者也的迂腐守旧之辈。如丞相大人这般能够公平对待女子,甚至给她们发展机会的,实在少之又少……因而知晓楚大人离去,除去外头那些唉声叹气的百姓们,以及朝中一众追随者外,如她们这般的女官们才是最为恐惧的。大人之前不也如此吗?要不然也不会得到消息二话不说,便疯了一般往外跑。但如今……大人难道就不担忧吗?杨婉不觉咬了咬唇。看着眼前写满忐忑不安的下属,白芷目光不觉恍惚了一瞬,却在须臾间化作笑意:“阿婉,无论丞相大人也好,旁人也罢,没有人必须为旁人,或者某个群体的一生负责……男子如何,女子又如何?何况十几年来,大人已经为我们铺好了路。接下来权利也好,自由也罢。想要什么就要我们自己去争,去抢,去夺!甚至厮杀!而非妄想永远去依靠一人之力,将咱们这些人永永远远纳入羽翼,一辈子为这些人保驾护航。那样的权利,有什么意思!”早前不是已经有无数史书表明,以一人之力得来的一切,终究会因那人的离去彻底消失,权利,只有切实握在自己手中……迎着下属怔然的神情,白芷目光微垂。何况大人为她们做的已经够多了,想到那人身上一直迟迟未曾换下的装束。迎着窗外火红的夕阳,白芷不觉紧紧攥起了拳头。她的未来,必然会如大人方才所言,带着她手下的医部步步高升……***建元十五年秋午时未至,京郊最大的码头周围,便已经聚了不止一波的人群,身后追随而来的队伍足足延绵数十余里。其间还夹杂着一众身披甲胄的青衣侍卫。数日的秋雨过后,这一日,难得晴空万里无云。建元帝携一众文武大臣亲自站在码头上,众人前方则是一方足有数人之高,装潢古朴精致的大型船舫。该船舫乃是去岁由工部尚书徐大人亲自督建,无论舒适性还是速度俱是佼佼之列。生怕自家丞相大人受苦,徐大人可谓绞尽脑汁,加之建元帝授意,别看船只不算大,内里配置当真可谓无一不精。势必要力保他家丞相大人在外头,也能如家中般,处处妥帖。饶是如此,分别这日,以徐大人为首的一众大臣们此刻亦是眼泪汪汪。说实在的,这些年来,众人早已经习惯了遵从丞相大人的命令。而早前的无数事实证明,丞相大人决策确实少有出错之时。饶是有那起子野心深重,妄想取而代之的。此刻见眼前之人,一袭青衣伫立在江边,面冠如玉,宽大的袖口随着港口的晨风猎猎作响。心下亦不觉多了些许叹惋。只道古书中天地钟灵之人杰,莫过于此。秋风萧瑟,人群中,不知是谁突然发出第一声啜泣,随后像是骤然开启的开关,江岸两侧,偌大的忸哭声几乎与涛声平齐。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也不知过了多久,直到安宁抬起袖口,干脆利落的饮下最后一杯饯别酒,两岸两侧不断传来的啜泣声亦没有丝毫减弱的架势。民心向背在这一刻得到了巨大的昭示。人群之中,一众初入官场的官员们无不无比憧憬地看着这一幕。此刻,更是对这位丞相大人敬佩心达到顶峰的同时。无论日后如何,起码这一刻,这些新入职的莘莘学子们,是真心实意想要做一位如楚相这般为世人敬仰,名留史册的好官员。徐徐清风不断拂过脸颊,纵使再多的惜别,安宁此刻也到了真正离开的时候。向着眼前所有人郑重一礼过后,踏上船舫的那一刻,两岸海啸般的哭唤声再一次如擂鼓般响起。回声亦久久不曾歇去。亲眼看着这一幕,饶是安宁这般自诩冷心之人,这一刻,亦不由添了几分触动。哪怕心知这些人的嚎哭,除去敬慕与不舍外,更多的是恐怕是恐惧,害怕她离去后,早前的政策也好,旁的也罢,自己如今的“美好”生活如晨起的朝露般,一触即散……这一刻,安宁总算明白,为何青史之上,那么些文人惯爱汲汲于名。不得不说,这种受人仰慕的状态确实叫人心情舒畅。秋日的江上,尚且带着些许凉意。安宁兀自感慨之际,身侧一件尚还带着体温的月白色氅衣便已经被人轻柔的搭在肩侧。并肩站在甲板之上,须臾只听来人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