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娘子、笋脯
第39章姜小娘子、笋脯
姜如意见他将食盒收下,嚼了一下口中酸甜的蜜煎,笑着朝他点了点头。今日不仅送完了蜜煎,而且还有机会好好逛一逛这开封府衙门,姜如意显然心心情甚好,她向裴昭告辞离开。
“裴少尹,下回见。”
裴昭突然朝前迈了半步,朝她开口道:“某送女郎回去吧。”姜如意抬起头来,十分纳闷的朝他看看:“裴少尹今日不用忙案子吗?“裴昭摇摇头,缓和了一下嗓音,感觉喉咙里没有那么干涩,方才轻声解释一句:“如今山匪的案子已经了结,等明日将公文呈报给官家,便可以结案了。”姜如意“哦"了一声,她看一下眼前这位裴少尹,心心想怪不得他今日连话都多起来,原来是忙完了公事,想来人也因此放松下来。如今能坐马车回去,自然比自己走回去要好。姜如意点了点头,朝这位今日说话格外多的裴少尹笑笑,两人一起朝外面走去。回廊下,裴昭和姜如意二人并肩朝前走着,因着顾及姜如意的步伐小,所以裴昭也走的稍慢些,显得格外的有耐心。这会儿侧院的喧哗声少了许多,估计是快要到吃饭的时间,都先去填饱肚子。由此可知,吃饭是头一等的大事。
姜如意被自己这想法逗笑了,她将视线从侧院收回来,见裴昭不说话,也安安静静的继续走路。
裴昭手里拎着那食盒,看着侧边葱郁的松柏,略张了张口,似乎有话要问,却不知应该从何问起。
她那时候尚年幼,想必对父亲的记忆十分模糊,问起来也徒增伤感。裴昭静默了片刻,方才开口:“姜小娘子自小从慈幼局中长大,过的可还好?”
姜如意朝他看看,先是惊讶他对自己突然改了称呼,又纳闷他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不过,转念想起自己曾在慈幼局遇见裴小郎君的事情,心想多半是他告诉裴少尹的,倒也不奇怪。
姜如意点点头:“还算不错。”
她见裴昭看向自己,嘴角微微向上弯起来,同他说道:“裴局长脾气极好,对慈幼局的孩子皆十分包容,吃喝上也不曾亏待。若说有什么不好的地……恩,就是裴局长的厨艺差些,又舍不得花钱招厨子。”姜如意回想起她幼年刚穿越来的时候,差点被慈幼局的饭菜难吃哭了的情形,眼中露出抹苦笑来。
自那之后,她便接手了慈幼局做饭的活儿,终于没再亏待过自己的肠胃。姜如意回忆到她那时候尚还年幼,短胳膊短腿的够不着炉灶,每次都要踩着板凳炒菜,裴局长在一旁看的心惊胆战的模样,脸上不由得露出笑容来。裴昭听着她的叙述,目光中也染上了抹笑意。他缓缓的开口:“听三叔说,六叔从前十分不爱念书,每每被先生训斥了,便跑去几位兄长房中哭鼻子。另着,他还偷偷从后院中养了几只野猫,素来十分喜爱,每日都要挨个去喂。”
姜如意听了裴昭的话,不由得想起慈幼局后院里,那时不时出现的几只三花猫。她当时只以为是无主的野猫,莫非根源竞在此处?姜如意惊讶的朝裴昭眨眨眼,想着这些猫的上一辈,好歹是在官家望族中讨生活的,不想到了这一代,却只能吃慈幼局里的残羹剩饭,心中颇有些唏嘘不已。
裴昭说完六叔的事情,又转头看向身旁的姜如意。听闻后来,六叔自觉不是读书那块料,等中了贡士之后,便自请去了城外慈幼局看顾无家可归的幼童。却不想数年之后,竞然会跟汴京城里面一位失去对亲的幼女,因此牵扯上联系。
两人说话的工夫,侍从已经准备好了马车,自门口走到裴昭面前禀报道:“阿郎,可以走了。”
裴昭朝他点点头,转过头来朝姜如意说道:“姜小娘子,走吧。”姜如意朝他笑笑:“多谢裴少尹。”
她稍微提拎起裙角,朝马车上迈去。
等进了车厢之后,姜如意看一眼这色调清冷的帘子和坐垫,不由得撇撇嘴,觉得裴少尹这清冷的性子,实在浪费了这宽敞舒适的马车。依照话本子上所写,那些当真讲究的车厢里,装饰的华丽精致不说,吃喝上也十分细致。
除了当中摆着小桌子,还另有装着糕点的小抽屉,放零嘴的小匣子,还有盛饮子的杯子罐子,琳琅满目的,那才叫做享受。不过,姜如意转而想到,若是这位裴少尹突然自座位底下掏出碟糕点,或者从旁边端出杯饮子来,忍不住被那滑稽的场景逗笑了。她连忙甩了甩头,甩掉这些不着边际的想法。正想着,身后的光线亮起又暗了一下,裴昭自外面迈了进来,见姜如意正眯着眼睛笑,不免疑惑的朝她看了一眼。
姜如意连忙收起了笑容,自车厢内端庄的坐好,虽然不是第一次乘坐这马车,却仍忍不住掀开旁边的帘子,往外面瞧瞧。马车正穿过闹市,有推着摊车或者挑着小吃走过去的商贩,姜如意都要好奇看上一眼,瞧瞧都没有新鲜吃食。
裴昭端坐在车厢中,看着这位姜小娘子硬要摆出一副端秀的坐姿来,却忍不住四处张望的模样,唇角不由自主的往上弯起来一些。这样乐观洒脱的心性,难怪经历了那些事情,还能在这市井之中生活的悠闲自在。
裴昭双目顺着她看的方向,朝帘子外面看看,只见街对面的大树底下,正有一名小贩挑着两个竹筐,里面装着些笋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