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狐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科技入侵现代 > 第119章 华国的第一款拳头产品(求月票)

第119章 华国的第一款拳头产品(求月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119章 华国的第一款拳头产品(求月票)

“如果我们真的能够造出世界一流的晶体管收音机,通过经互会应该不愁买家。”钱院长在听说了他们的想法后心想。

和其他只做科研工作的科学家不同,钱院长的身份地位和工作性质决定了,他能够接触到非常多其他方面的信息。

内部刊物上有不少信息都显示着当下华国经济情况的紧张。

这种紧张不仅仅是物资层面的不充裕,在外汇层面更是如此。

哪怕去年靠导弹技术很是从苏俄那换了一笔美元外汇,但和当前面临的情况来说依然捉襟见肘。

首先是和苏俄的贸易往来,对方占华国外贸总额,从59年的48%降低到今年的不足10%。

和东欧国家的贸易往来,也会从50年代的20%到30%降低一半左右。

这主要还是因为华国缺乏硬通货,没有一款拳头产品,对他们来说是必须的。

钱院长敏锐捕捉到了晶体管收音机也许会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打破当下华国面临的窘境。

“两个月时间能够造出一台样机吗?”钱院长问道。

他接着说:“如果你们能够造出样机,3月初在德意志的莱比锡会举办莱比锡春季贸易博览会。

我想的是我们把它带到莱比锡贸易博览会进行展览,看能不能凭此获得一部分的外贸订单。”

莱比锡贸易博览会一年举办两次,春天一次,秋天一次,是整个东德意志最重要的国际贸易展会之一。

这一展会不仅仅有经互会的成员国参与,西方国家也会参与。

钱院长意识到这会是一个好的机会。

“但前提是,它不能超出外界的理解,不能展现不属于当下的技术,但又要体现足够的技术含量,要和世界最好的那批晶体管收音机相媲美。”钱院长补充道。

吴锡九推了推眼镜,严肃道:“我认为完全有可能。

我们不一定要做到最好,我们只需要做到最好的那批,它就不愁销路。

我们只需要比东德和苏俄他们造的晶体更好就行。

苏俄他们造的spidola我有用过,灵敏度和可靠性都很差,甚至不如阿美莉卡五十年代的产品。

而德意志的stern-radio或者rft要好一些,但好的有限。

同样是质量不稳定。

两个月时间,我们一定能造出超越他们的晶体管收音机。”

spidola由拉脱维亚的vef工厂在1960年推出,从音质到灵敏度再到可靠性都很堪忧。

而且苏俄也好,东德意志也好,他们产的晶体管收音机和阿美莉卡、霓虹产的,除了性能上,在设计本身上也很丑。

属于是一眼就不如的那种。

(1957年索尼tr-63晶体管收音机)

(1960年spidola收音机)

(spidola收音机内部结构)

(spidola收音机电路图)

尽管spidola收音机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它在当下依然是苏俄难得的能够出口到全球的消费电子产品了。

此时在座科学家们的短期目标就是在两个月时间内,完成一款比spidola收音机更出色产品的设计。

“嗯,锡九,你说的没错,我们总不能一直向东欧的同志们出口纺织品和农产品,我们也得出口一点有技术含量的商品给他们。”

在众多科学家之中,吴锡九、黄昆和王守武三人关系不错,大家有着相似的背景,都是在海外留学归来。

其中黄昆和王守武年纪相仿,吴锡九要年轻个十来岁。

三人中,黄昆有点老大哥的意思在,他有着顶级履历,在英格兰的时候,和马克斯·玻恩合著了《晶格动力学理论》。

就是量子力学奠基人的那个玻恩。

上午工作结束后,中午食堂吃饭的时候三人坐在一起,黄昆说道:“晶体管收音机确实是个不错的方向。

我们要补的课太多了。

从晶体管收音机入手,一方面收音机的受众范围广,技术难度不高,适合作为练手的设备。

但练手不等于说它就没有技术含量,要想把一台晶体管收音机做好也不是容易的事。

无论是晶体管原材料的制造和提纯,还是说晶体管本身的制造工艺,我们都需要摸索。

唉,很可能真的如钱院长所说的那样,时间不多了。

另外一方面对国家而言,也多了一个创汇的渠道。

就我所知,过去我们可从来没出口过电子工业产品到国外。

如果真的能造出来,不但能缓解国家的外汇储备压力,更是历史性的突破。”

吴锡九补充道:“就是没有。

我们造的电视机、收音机这些玩意,毛子才看不上呢。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两个月时间造一台样品,拿到莱比锡去给老外们开开眼。

正好毛子也造了spidola,有对比才能证明我们造的晶体管收音机有多优秀。”

王守武笑道:“要我说,我们选择的这个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