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一代领军人
吹吹就好了。”
宁珍珠:“这倒是有供应,广州电风扇厂,还有上海那边都在生产,我们供销社就有“工农牌”飞跃牌”两个牌子的。”晚晚听着就肉疼:“就是电费贵,听说功率足足有六七十瓦,买得起也舍不得开。不过你们谁想装,我可以来牵线,省了烟酒和工钱!”这年头请电工师傅上门拉线,就算只安个电灯泡,照规矩都是要备上一包烟的。
林巧枝摇摇头:“我买了也没地儿放。”
住宿舍里,总不能她一人往宿舍里牵电线,安电表吧。她还想买自行车呢。
放假的时候,可以骑着到处去玩,尤其是去江边吹风。“住宿舍是不方便。"宁珍珠感叹,她是知道林巧枝写的书挣了一笔奖金的,毕竟那主编都是她引去的呢,她还帮着打听了收音机、手表和自行车需要的钱和票。
只可惜想了又想,最后都只能遗憾地暂时搁置了。住宿舍就是这点不方便,除了最基本的衣服洗漱用品行李,再想添置点东西都没地搁。林巧枝支起腿,心里遗憾,又生出期盼:“要是能有套房就好了。”可即使425块的钱,最多也就是想一想三转一响里的两样,买房那肯定是万万不够的。
别说钱不够,拿着钱也没地儿买。
她真是越来越贪心了,原来想吃肉,吃上肉了想吃肉吃饱,现在居然贪心到想要一间房子了。
“不贪心的,我也想要一间房,"一间属于她自己的房间,晚晚把冰棍袋叠好,声音有点轻,盛着年轻女孩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我想要一间有窗户的,能晒到太阳,这样被褥和床就不会总摸起来湿润发潮,一不晒就有霉味了。”晚晚胳膊怼怼她,眼睛发亮:“巧枝你呢?”“我呀?“林巧枝认真想了想,“我想要一张特别大的床。”可以在上面尽情打滚的那种,她的床一直是小小的。“还想要有一面空墙,然后打一排架子,把我做的玩具和手工挂满一整面墙!”
到时候,她肯定要用圆滚滚的钢制圆球生生锉削出一个自己的正十二面体,又酷又炫技,摆在整面墙的最中央。
她们互相看一眼,都笑了出来。
“我们这样好傻呀。”
“哈哈哈就是要一起犯傻才是我们啊。”
真的好羡慕珍珠啊,从小就有一间自己的房。操场那边锣鼓咚咚响了两声。
林巧枝蹦起来,不想了!先把眼前的事做好!!她回头随意拍拍屁股上的土:“走啦小傻妞,给我去加油。”“好啊!你喊谁小傻妞呢!!”
林巧枝喊完就早一步跑走,快一步溜进钳工比赛的篮球场。回头一看,追过来的人被拦在围线外,气得咬牙鼓腮。林巧枝眼中流淌狡黠的快乐笑意。
操场里上一场比赛才刚刚结束。
戴着红袖章的裁判老师傅正吆喝:“桌面清空啊,该带走的废料带走,工具都还原放好。”
又一边招呼进来的年轻人,“材料就在我脚边这个箱子里,一人来领一块,然后自己找个桌子。要上厕所的赶紧去上厕所,等会儿可别说自己上厕所取误了时间!”
林巧枝去箱子里拿比赛材料。
是一箱子圆滚滚的黄铜球,巴掌大。
又找了个顺眼的桌子,检查这桌上的工具。说实话,今天这场青年组钳工的比赛,人还是很多的。围观的人数也是不少的,只要不在岗的都抽空来加油助威。毕竟能进前十,能给带教的班组加不少分呢,分福利都能多拿点东西。还有这次有可能进前三的选手,日后可能代表红旗厂,出去市里、省里参与技术工人大赛,因此前三的热门选手,连他们带教的师傅,还有一些高工,也都过来加油看热闹了。
正在负责20吨模具项目的王柏强和乔元等人,因为要盯着项目,所以没来。
但是温东鸣,还有作为定海神针的路锋,提前入厂的学徒工们,可都是过来了。
看到翁工良穿着工服走过来,正围着路锋和温东鸣的人群稍微拉开了一道囗子。
温东鸣看刚来的翁工良往里头看,见到第一排的林巧枝就表情不好,好像看到了包了芝麻糊馅的饺子似的皱脸,拍拍他的胳膊:“嗨~翁工,放宽点心。”“别给人小年轻那么大压力,巧枝现在不也做得挺好的吗,而且她现在年纪还小,以后还有机会。”
“小萧,今天咱主要看看你们组小萧,我记得他水平不错。”路锋也笑着说:“你们组萧隆二十三了吧,听说能把精度稳定到5丝以内了,有时候能达到4丝的水平,不错哦,指不定三十岁以前能迈进2-3丝精度大关,这次青年组头筹,那是十拿九稳。”
这精度越往小了靠,进步就越难,天赋和努力缺一不可,进步都是以年来打磨,甚至很有可能在某个年龄,停在某个精度,此后就再难有寸进了。所以缺高级技术工人。
不仅中国缺,二战之后,世界各国都缺,每个努力想发展重工业的国家,都必须尽可能培养出更多技艺精湛的技术工人。不仅场外在讨论。
场内正要比赛的选手,也在讨论。
“萧哥,你这次可算十拿九稳,不会甩我们个十分八分吧?”萧隆看向说话的人,却是有些紧张:“你可别给我压力了,你手艺也不差,球体定位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