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狐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女钳工[六零] > 青年一代领军人

青年一代领军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是我的强项,要我甩大伙十分八分的,那不如把我丢江里去唱鱼简单。”

“怕什么,球体形状制件那么难,工作面上连参照系都没有,咱们谁又熟练擅长了?你放心大胆干就完了,保管没问题。”林巧枝也在看手里的黄铜圆球。

黄铜比钢硬度低,好削切,正好做这种快速比赛的材料。就是不知道这次比赛题目是什么。

她旁边桌是许观平。

他们之前在厂校操作教室,经常一起练习,还相互帮对方做过二次检查,但毕业之后进了两个组,交集倒是少了不少。“巧枝,听说你这次比赛打算考三级了?"许观平检查完了桌面上的工具,先开口问。

林巧枝点头:“你呢,这次也考三级吗?”红旗厂强势,每年升三级工的名额都有八到十个,不像是有的小厂只有一两个。

等到要升四级,才开始需要一些别的条件。许观平苦笑:“我哪里会有那么快。“他有时候在车间,看林巧枝都有些不敢认,当初他们可是一起毕业的,他还劝林巧枝和他一起到乔工组,如今林巧枝都开始主持项目了。

跟做梦一样。

他还记得,当年去铁路局那边的时候,他还能靠手上技术领先两个学弟学妹,优先获得和路工上台展示的机会呢。

林巧枝:“…说不定就进了呢。”

人还是要有梦想!

她为了这次比赛,可是一连好多天,都把晚上的解压学习项目,从梦里到各厂看各种制作工艺长见识,开拓思路,便于应对项目中层出不穷的困难,改成磨练技术了。

这比赛的前三名,包括荣誉啊,奖励啊,加分啊,涉及到厂里福利和晋升,还有营养票!对如今的林巧枝而言,还是非常有诱惑力的。当然,林巧枝的重视,还有她做的这些努力和准备,大家是不知情的。很快,中间换场的时间就到了,去上厕所的人也都回来了,“砰"的一声锣鼓敲响。

带着红袖章的裁判,可能这会儿也是有点热了:“咱们废话不多说,材料都领好放桌上,有工具需要换的赶快换,今天的比赛题目,是用滚圆黄铜球制作黄铜垫块,先请翁工给我们做一下示范。”他把中间的位置交给了翁工良,笑道:“厂办特地请翁工您来,可得让年轻人们长长见识。”

翁工良走到了操作台上,话不多话,只交代两句要做的垫块是厂里配套的消耗配件,就三下五除二的,开始处理起手中的黄铜滚球。他一说,大伙就都懂要做什么了,只是人家做黄铜垫块,都是用简单的方形材料,在流水线上划线,用车床一车就好。比赛用圆球材料做,就是特意上难度!

难度在哪里呢?球体形状的材料,工作面上没有任何参照系,既难找空间基准,又难以测量定位,连机械和数控设备都无法进行加工。[1]翁工良先对黄铜滚球做了粗加工,很快将球形材料,粗削出两个麻将块大小的方形黄铜块。

这就是厂里出售的配件雏形了。

但这是比赛,肯定带有技术考验性质。

果不其然,再看一会儿,就发现两个黄铜块中间,并没有直接切断,而是连着一根细细圆圆的杆!

乍一看,像是小杠铃。

但还没有结束,紧接着,翁工良像是炫技一样的,隔着中间的小杆,在彼此没法参照的情况下,将两边黄铜块打磨得完全一样。如此规则的立方体,肉眼去看,完全分辨不出任何区别。再测量相应数据,精度全部都在0.01毫米不说,切割下两个成品黄铜垫块,体积的误差只有0.027立方厘米,质量误差,竟然维持在0.23 g以内!!这就非常考验技术和经验了!!

赛场选手和周围围观的群众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从球形材料上下手,精准控制深度、边长,挖出形状一致,不仅保证精度,更是能保证两个相互不参照的物体质量误差。要精准做到这些,难度绝对是超乎普通人的想象!可以试想一下,卖了一辈子肉的肉摊摊主,每次都按照顾客要求,精准的切下肉,按照时下肉价,就是不多不少不偏差1分钱。要几角几分的肉,就切几角几分钱的。

更何况,这是仅仅比钢铁硬度略低的黄铜。显而易见的,翁工良的操作,已经远远超出了青年工人们的能力范畴。林巧枝等年轻选手,也只能努力去贴近这个目标。等看过翁工这个件的长、宽、高,单体厚度、两体间距,林巧枝等人就回到自己的操作桌前。

翁工良应该是临时到现场,才决定好用这个滚球黄铜材料出题的具体形状。因为林巧枝注意到,萧隆此刻表情有点凝重。红旗厂用滚球制作工件的机会确实不多,如果在工作中没有遇到过圆弧面的难题,那么这部分经验就只能从平时练习件中积攒了。随着细看样例结束,开始比赛。

林巧枝也没时间再想别的。

凭着记下来的数据,她脑子里就开始推演立体图纸,往滚球里塞了。拿着滚球左右端详。

林巧枝边想,边在滚球上做划线,以定位两个麻将块在球里的深度和具体位置。

尽管做示范的时候,翁工良没有做这一步,他的水平显然已经到处理这种难度的工件如鱼得水了。

但林巧枝还是认认真真的做了划线,上下划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