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后算账、豆腐羹
第48章秋后算账、豆腐羹
风炉中的火苗已经熄灭了,但是茶逃中的水依然翻腾着,水蒸汽顶着上盖,从里面发出扑扑声响。
姜如意诧异的看了面前这位裴少尹一眼,不明白他为何突然问起自己幼年的事情。
不过,转念想到他和自己一样,也失去了双亲,莫非是因为这古刹中偏僻寂静,所以突然感怀起身世来?
裴昭将这话问出口之后,自己也觉得惊讶。上回在开封府衙门里,还怕问多了,勾起她的伤心记忆,怎得如今竞然问出来了?莫非是见到她这悠然自得的样子,所以便有些、心生羡慕?裴昭垂下双目:“是某唐突了,姜小娘子若是不想回答,便……姜如意却突然间打断他的话:“裴少尹平日常在汴京城中,从前可曾来过城外这些村庄?”
见裴昭意外的朝自己看过来,姜如意朝他笑了笑。她低声朝他问道:“家父曾经在开封衙门中任职的事,裴少尹想必已经知道了?”
裴昭点了点头:"唐公曾经对某提起过姜……伯父的事情。”姜如意听他对自己父亲的称呼,不由多看了他一眼。见他正眼眸认真的看向自己,姜如意抿了一下嘴,将视线收了回去。她继续说道:“家父素日里喜爱喝酒,尤其爱喝些村酿。不止是城外村庄,还包括道观和寺庙,但凡有新酿出来的酒,都要寻上一坛带回来,拉着阿娘一起尝尝。”
姜如意说着,朝裴昭挤挤眼睛,压低了声音补充道:“不过,我指的寺庙却不是这里,算不上亵渎神佛。”
裴昭听着她话里带了些狡黠意味,也不由得跟着笑了笑。乡野地方,秋冬季节偏僻冷寂,和尚自己酿些粮食酒暖身,也是常有的。见他点头,姜如意继续回忆起幼年的事情来,她脸上逐渐浮现出笑意。“阿娘不怎么喜欢喝酒,尤其是父亲带回来的那些村酿,有些尚能入口,有些却有股怪味,当然了,也有极少数的时候,能尝到难得佳酿的,不过多数的味道都不怎么好。”
“阿娘便责怪父亲,发的那点俸禄,都花到了这些酒上,但是每次却又纵着他买,即便是生气了,第二日就又被父亲哄好了。”裴昭听着姜如意的讲述,淡淡的笑了起来,听着她讲的,便能想象出来姜伯父夫妻二人的感情极好,日子过的也很平顺。他又张口问道:“那姜伯父呢?就没有收敛些的时候?”姜如意歪着脑袋,认真的想了想,然后摇摇头:“也不是没有。每每阿娘埋怨父亲的时候,父亲便笑笑说,自己有一座陋宅,一双妻女,心中已觉得足矣。不过自我长大了些,父亲买酒的次数便少了许多,说要将钱留下,给我攒嫁妆。”
姜如意脑海里,仿佛出现了那个高大英俊的影子,将年幼的自己抱起来,朝自己爽朗大笑:“阿意出落的越发好了,等将来长大了,一定是和你娘一样的美人。阿爹今后便不喝酒了,省下来的银钱,都留着给阿意当嫁妆。”姜如意说到这里,想着想着,鼻子便有些发酸。只可惜,一场灾祸之后,父亲和阿娘双双身亡,连家里的宅子都烧毁了。姜如意停住了话,伸手蹭一下眼角,眼前却递过来一条青色的帕子,姜如意犹豫了一下,还是伸手接了过来。
裴昭目中露出愧疚之色,他自石凳上站起身来,郑重的朝姜如意施了一礼:“是某唐突了,让姜小娘子忆起了伤心事。”姜如意摇摇头,她将那用完的帕子仔细折起来放好,然后也起身朝裴昭福了一福。
“多谢裴少尹的帕子,等回去洗干净了,再还给少尹。”“嗯。”
二人说完这一番话,杯子里的竹叶饮也喝完了。姜如意惦记着外面的阿芍和齐飞,拎着余下的半挑饮子,要朝寺外面走。裴昭开口说道:“听闻这寺中的素斋味道不错,姜小娘子出来游玩一趟,要不要尝过了素斋再回去?”
姜如意想了想,也觉得难得出来玩一趟,吃完午饭再回去也不是来不及。她点了点头:“多谢裴少尹告知。”
裴昭温言笑笑:“姜小娘子不必客气,请自便。”他向一旁退开半步,给姜如意让开些,姜如意朝裴昭点点头,然后拎着那竹叶饮离开。
等出了寺门,回到溪边的时候,就见阿芍和齐飞已经从碑林中回来了。见到姜如意拎了喝的东西回来,阿芍连忙走上来接了过去,让齐飞把杯子摆好,从里面倒出三杯饮子来。
今日带出来的杯子和碗盏皆有剩余,除了方才姜如意拿进寺里面的几只杯子,外面还剩下三只,正好一人一杯。
姜如意朝杯子上指了指,朝阿芍和齐飞提醒道:“刚煮好的,慢慢喝,当心烫着。”
阿芍听着姜如意的话,这才朝杯子里看了一眼,好奇的问道:“咦,小娘子方才不在,原来是去寺中煮这竹叶饮了吗?”姜如意简单的"嗯"了一声,算作是回答,想起方才,自己碰见庄三娘和裴少尹的事情,还是不要给阿芍他们说比较好。姜如意想到这里,又指了一下碑林的方向,朝阿芍问道:“你们刚才去碑林里面,玩的怎么样?”
一提起这个来,阿芍立马耷拉下了嘴角:“一点都没意思,那碑林里面虽然种了不少银杏树,但是树叶都还没黄呢,早知道这样,我也跟小娘子一起去煮竹叶饮了。”
姜如意听着阿芍的抱怨声,很不厚道的